夏普撤退日本,成本是命脉?
近日有消息称,夏普选择把核心的电视业务部分撤离日本。这也是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成为夏普最大股东后的又一次“大动作”。夏普新任社长戴正吴接受日媒采访称,要在2018年将电视生产线撤出日本。此举是“新夏普战略”的一种谋划,目前决定将日本国内没有竞争力的业务移交鸿海精密及海外合作公司,不过具体地点未定。
“如果不降低生产成本,销售量会下降,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日本夏普如是说。据悉,夏普液晶生产线一直是在日本本土生产。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夏普中小尺寸电视组装工程拟将移往东南亚等据点。品牌AQUOS曾经享有世界级声誉和一度每月超过千万台的销量,但如今这种荣耀已经不再。此前,夏普已经退出了陷入亏损的美洲和欧洲电视业务,并将品牌分别授权给了中国海信集团、斯洛伐克电视机制造商Universal Media Corp。对于一度濒临破产的夏普来说,其成败与液晶电视紧密相关。
为了能够尽快复苏,夏普接连传出拓展海外业务方面的举动:在中国大陆百亿元投资面板新工厂、为进军东盟市场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今年2月,夏普还提出了在美国设立大型液晶面板工厂的计划,面对液晶面板大幅涨价,又切断了与竞争对手韩国三星的合作。有日媒分析认为,由于生产设备的老化,日本工厂在效率上已经无法与中国等海外工厂比肩。
夏普日前发布声明表示,在2016财年有望盈利99亿日元。而其2015财年亏损达到了1924亿日元,此次是夏普连续三年亏损后第一次盈利。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彩电出货量2.27亿台,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出货5960万台,占到全球出货总量的26.2%。生产方面,中国大陆工厂承担了60.3%的电视制造,达到1.37亿台。种种迹象显示,全球的彩电创新资源和产业链资源都在向中国倾斜。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