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终究还是去美国建厂了。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7月26日宣布,富士康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液晶面板工厂,该工程可创造13000个就业机会。
总统的站台和高达100亿美元的投资,对美国制造业而言这无疑是标志性事件,以至于特朗普盛赞郭台铭是“一个伟大的商人”。
一切为了生意
特朗普对郭台铭的赞赏中有一个很恰当的名词,即商人。富士康不是慈善企业,郭台铭也不是政治家,选择在美国建厂,终究还是为了生意。从商业利益上来看,富士康赴美有三大诱因。
诱因一:优厚的税收及土地政策。除了修建工程,富士康还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签署了一份援助协议,当地政府将向富士康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1000英亩的工厂用地,包括15亿美元的制造业所得税减免、13.5亿美元的投资所得税减免以及1.5亿美元采购建筑材料营业税减免等。郭台铭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届时将不会只是一个工厂,而是把全产业链都搬过去。因此,无论是富士康还是威斯康星州都“有利可图”。
诱因二:与苹果等企业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政府就曾持续向苹果施压,希望能将苹果产品的制造搬回美国,但因产能、技术、成本等问题,其CEO蒂姆·库克一直态度暧昧。此次富士康在美建厂主要生产液晶面板,其中就包含适用于手机的小屏幕面板。在产能稳定后,富士康有可能将手机外壳、关键零部件、组装等全部搬到美国,借此与苹果在合作关系上更进一步。
诱因三:富士康转型和盈利方面的诉求。富士康2016年的营收首现下滑,为了摆脱代工厂毛利率低的现状,富士康部署了一系列的转型动作,包括自有品牌的生产和销售,其核心目标是从低毛利代工厂成为“未来世界的整合者”。有分析师称,富士康宣布投资美国后将迎来三大商机,包括更接近美国品牌客户、通过去年并购的日本夏普品牌打开美国电视和家电市场、进一步拓展非消费性电子业务(如机器人和电动车)。
有人将富士康在美建厂理解为政治献媚,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一方面,富士康同时在中国大陆、美国及新兴市场投资,以便在全球布局中找寻最佳平衡点。比如,印度有高达13%的进口关税,不在印度建厂生产,产品价格就没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苹果对富士康整体业绩的比重高达54%,苹果近些年也在考虑将更多的订单交给富士康以外的代工厂,投资美国显然可以加强与苹果等大客户间的关系。
nbsp;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