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富士康赴美建厂 中国制造业该反思什么?

2017-08-03 11:09 浏览:1145 来源:科技日报   
核心摘要:或许,富士康的出走只是个开始。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然而此时我国的制造业成本、氛围、技术水平依旧不能支撑起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富士康”转投更具红利的国家。

富士康终究还是去美国建厂了。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7月26日宣布,富士康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液晶面板工厂,该工程可创造13000个就业机会。

总统的站台和高达100亿美元的投资,对美国制造业而言这无疑是标志性事件,以至于特朗普盛赞郭台铭是“一个伟大的商人”。

一切为了生意

特朗普对郭台铭的赞赏中有一个很恰当的名词,即商人。富士康不是慈善企业,郭台铭也不是政治家,选择在美国建厂,终究还是为了生意。从商业利益上来看,富士康赴美有三大诱因。

诱因一:优厚的税收及土地政策。除了修建工程,富士康还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签署了一份援助协议,当地政府将向富士康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1000英亩的工厂用地,包括15亿美元的制造业所得税减免、13.5亿美元的投资所得税减免以及1.5亿美元采购建筑材料营业税减免等。郭台铭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届时将不会只是一个工厂,而是把全产业链都搬过去。因此,无论是富士康还是威斯康星州都“有利可图”。

诱因二:与苹果等企业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政府就曾持续向苹果施压,希望能将苹果产品的制造搬回美国,但因产能、技术、成本等问题,其CEO蒂姆·库克一直态度暧昧。此次富士康在美建厂主要生产液晶面板,其中就包含适用于手机的小屏幕面板。在产能稳定后,富士康有可能将手机外壳、关键零部件、组装等全部搬到美国,借此与苹果在合作关系上更进一步。

诱因三:富士康转型和盈利方面的诉求。富士康2016年的营收首现下滑,为了摆脱代工厂毛利率低的现状,富士康部署了一系列的转型动作,包括自有品牌的生产和销售,其核心目标是从低毛利代工厂成为“未来世界的整合者”。有分析师称,富士康宣布投资美国后将迎来三大商机,包括更接近美国品牌客户、通过去年并购的日本夏普品牌打开美国电视和家电市场、进一步拓展非消费性电子业务(如机器人和电动车)。

有人将富士康在美建厂理解为政治献媚,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一方面,富士康同时在中国大陆、美国及新兴市场投资,以便在全球布局中找寻最佳平衡点。比如,印度有高达13%的进口关税,不在印度建厂生产,产品价格就没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苹果对富士康整体业绩的比重高达54%,苹果近些年也在考虑将更多的订单交给富士康以外的代工厂,投资美国显然可以加强与苹果等大客户间的关系。

nbsp; page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中煤榆林项目五一劳动节掀起文明施工热潮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全员奋战一线展担当

上一篇:

福建关于进一步优化全省清洁能源运行调度的实施方案(试行)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