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领域也越来越大,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能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品质,而且还能较少人工成本,因此工业机器人也深入到企业的心脏。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汽车、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电器、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2017年3月29日-4月1日,华南制造大展 深圳机械展即将开展,根据往年展会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企业积极应对用户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用于切割、磨削、去毛刺、焊接和钎焊、码垛、搬运与上下料等领域的加工机器人和压装用装配机器人市场均表现良好,目前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高速、高精度、智能和模块化成为目前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要趋势。高速、高精度、智能和模块化成为目前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要趋势。
2016年工业机器人运行情况
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了34.3%,销售量约占全球1/4,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产业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目前,中国约有3000余家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企业,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处于成长期,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仅32%,高端市场国外产品占95%,关键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每万人拥有的机器人台数只有国际平均水平一半,是先进国家的15%;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普遍,机器人制造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另一方面,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工业机器人却存在巨大市场需求。
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进展
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高技术含量机器人已经推向市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三甲医院已经实现了批量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一些机器人的专有技术,现在在国际上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一些产业短板也有突破,比如关键零部件,像RV减速器现在已经实现了批量应用,伺服电机控制器的研发和产业化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工业机器人已经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向机械、电子、化工、轻工、船舶、矿山开采等领域迅速拓展。服务机器人也已经在医疗手术、康复、餐饮、消费、消防、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龙头企业在日益成长当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少数企业脱颖而出,目前已经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有一些企业在细分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合作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无论是从产品、技术、标准认证、合资合作等方面,国际交流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