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IDC重磅报告:机器人3.0时代,中国将甩日美韩几条街

2017-07-19 08:57 浏览:487 来源:智东西   

   中国机器人产业:筚路蓝缕 玉汝于成

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实现飞速增长。我国机器人产业虽起步较晚,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级战略的逐步推进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参与,也取得了丰厚成果。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40多个机器人园区,上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超过800家, 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大产业聚集区, 井各据优势特点,在空间上搭建了各地区和经济带之间的协作基础。

IDC重磅报告:机器人3.0时代,中国将甩日美韩几条街

*中国四大机器人产业聚集区

据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统计,2000年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专利占当年世界机器人专利总量的比例只有1%;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5%,超过日本、韩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一 位。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我国的机器人专利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IDC重磅报告:机器人3.0时代,中国将甩日美韩几条街

*世界机器人领域专利注册数量(1960-2010)

细分市场迎接发展大机遇

工业机器人:2020年1110亿美元

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制造业, 包括离散制造(discrete manufacturing)和流程制造(process manufacturing)。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并保持至今。而今,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驱动力,中国也借此寻找到了新的发展良机。

IDC重磅报告:机器人3.0时代,中国将甩日美韩几条街

*中国工业机器人历史出货量(2005-2015年)

IDC预计,全球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市场规模在 2020年将达到111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从2015年的约四分之一增至2018年的三分之一。

IDC重磅报告:机器人3.0时代,中国将甩日美韩几条街

*各国机器人市场份额(2011-2015年)

时值历史机遇期,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新松公司2015年11月正式发布柔性多关节机器人,这意昧着在人机协作机器人领域, 中国机器人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与此同时,资本优势也在转化成工业机器人产业新力量。代表性案例是2017年1月, 美的40亿欧元收购库卡的交易尘埃落定,获得库卡94.55%股权, 体现出中国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雄心。

服务机器人:2B已至拐点 2C静待爆发

商用服务机器人已经处于爆发的临界点, 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需求端来看,近年来,劳动力成本持续走高, 对医疗、零售、银行等市场影响尤为明显。商用 服务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人的替代,从而有效节省成本。未来,随着劳动人口红利的进一步消失,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商用场景下的机器人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针对某一痛点进行完善开发,即可起到取代部分人力的效果,商业变现的可行性更强。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司开始布局商用服务机器人,对技术和产品进行持续的研发和投产, 大大降低了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价格壁垒,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产品线, 在供给端为商用服务机器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

IDC预计,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零售批发、公共事业和交通领域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7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子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贡献主要增量。

IDC重磅报告:机器人3.0时代,中国将甩日美韩几条街

*个人自主服务机器人自然交互差异

相对于工业和商用服务机器人, 我国消费服务机器人尚处于发展初期, 现有产品功能单一、价格昂贵且与用户期望差距较大,导致用户付费意愿不强,厂商变现困难。尽管如此,考虑到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服务凯器人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消费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幼儿教育、助老助残、智能家居、家政服务、数字娱乐、情感陪护等。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晶将进一步融合, 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产品与需求将逐渐匹配。消费服务机器人有望迎来大规模应用, 遍及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互联网终端。

机器人产业前景明朗,但入局之前还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

1、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内生增长?

首先, 在人机协作领域, 机器人需要通过加速多模态感知、环境建模、优化决策、虚实整合等关键技术研发,强化人机交互体验与人机协作效能。其次,机器人技术亟需与正在飞速发展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海量共享数据、计算资源,实现基于机器人产品的服务化能力延伸。最后,识别、情感交互、深度学习、类脑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上述技术瓶颈如何充分运用产业链协同研发、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跨领域融合等开放式创新方法成为推进机器人技术突破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

2、如何把握市场脉搏推陈出新?

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增多让用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和复杂, 提高了产业与需求之间匹配的难度。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厂商通常在外形设计能力上有所欠缺,无法吸引用户;跨界企业如行业用户、ICT厂商等通常又对用户行为不够了解;商业和个人用户对机器人产品的反馈尚未形成有效渠道。

因此, 把握市场脉搏, 理解用户痛点推出符合场景的创新应用,成为目前机器人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3、如何整合全球优秀资源为我所用?

我国机器人产业整体处于起步期,企业发展良奏不齐,在资金、生产能力、市场经验、核心零部件供应等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产业链各主体间的协同整合存在较大障碍。如何打造开放高效的协同体系, 获取全球优秀资源为我所用是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又一挑战。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新三板3C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3C机器人市场正爆发 全能型系统集成商站在风口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