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4月25日,彭博社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中国想要主导全球机器人行业的背后》的深度文章。
文章称,中国政府认为占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就可以占据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地,所以基于“中国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中国正在全力发展机器人行业。
在发展机器人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选择了“双管齐下”——一方面鼓励国内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技术。
在自主品牌这边,有一些发展很好的企业,但很多如雨后春笋生长出来的创业企业更多的是买日本美国的关键零部件,再贴上国产的牌子;
在引进外国技术这边,最典型的案例是去年到今年美的收购德国库卡。
诸多分析人士认为,在充沛资金、广阔市场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机器人制造一定会在将来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目前全球的第一梯队仍由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这四国把控。
彭博社网站截图
以下为观察者网特别翻译的该文章全文:
中国正在寻求主导未来的机器人时代:只要点击一下“启动”,一个名为E-Deodar、看上去与人类有几分相似的机器人就可以为办公室里的人们提供咖啡了,这群人正在建造价值1.5万美元的工业机器人,而这种造价比外国品牌便宜三分之一的工业机器人,将被投入珠三角的工业厂房,用于自动配流水线。
1900公里以外的北京,电子商务巨头京东的厂房内,一架形似蜘蛛的机器人正从它上方的框架中伸下来,抓住传送带上的一本书,再抽出另一只爪子,将它投进一个箱子。
这样一台机器每小时可以分拣3600件货物,效率是人工的四倍,而这只是京东开发的自动化仓储系统中运用机器人技术中的一处。
京东上海物流基地厂房
在高速铁路和可再生能源之后,中国正在全力拥抱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们认为,按照这个思路做可以使中国迈向更深远战略目标的基石——在正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互联设施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