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技术,中国企业还会选择到海外去买。
眼下,美的斥资37亿欧元(约40亿美元)收购德国库卡的交易即将完成。
这笔曾遭到过德国政府反对的交易或在很大程度上使美的充分实现自动化并提升其白色家电的生产力。
主导这一交易的美的副总Andy Gu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他说,“我们需要利用彼此的优势来扩大彼此的业务。”
Andy Gu还介绍,美的目前已经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建立了研究中心,并希望可以利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库卡机器人研发中心工程师的专业知识。
库卡机器人在2016年的慕尼黑世界移动交易会上为大家表演倒啤酒
同时,美的可以利用其巨大的销售分销网络帮助全球前三大机器人品牌之一的库卡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并展开新业务。
“我们将进一步多样化,以满足多个行业的发展”,德国库卡的首席执行官Till Reuter在3月份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美的将帮助我们打开这个大门。”
据Andy Gu介绍,美的与库卡已经提上日程的一项业务是机器人吸尘器,接下来还有为应对中国快速老龄化而开发的一款医疗保健服务机器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增长了16%,达到540万台,推动了22亿美元的市场。Andy Gu对此表示,“如果基数够大,成本就会真实的下降,这样一来,就有机会真正推动这些产品的普及。”
E-Deodar机器人在某家具厂进行生产
然而,从目前来看,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可能是物流行业。亚马逊早在2012年就购买了机器人制造商Kiva,而京东也在积极努力实现物流自动化——目前,京东依然依赖成千上万的仓库员工以及卡车、摩托车等运输工具。目前,京东正在测试使用自己开发的无人机向中国偏远农村运送包裹,并已经开始着手在大学校园内布局包裹机器人。
京东的目标是实现木人仓库。京东的首席技术官陈章表示,京东的目标是使用无人机或无人驾驶车辆发送包裹,并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防止发送粗无。
“对于能够学习的智能机器人的新浪潮,谁跑得更快就能跑得更好”,陈章说,“我们都是刚刚开始动真格。”
当然,目前这么多创业公司长期存在是不可能的,中国机器人制造商与国际最领先的水平之间差距还很大,但外国领先企业的高管们还是认为中国将生长出一些具有很强全球竞争能力的机器人公司。
瑞典机器人制造商Gudel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tuart Shepherd就表示:“当他们开始学习如何竞争之时,就是他们成为一支竞争力量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