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

2022-09-20 08:36 浏览:5324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   
核心摘要:为进一步做好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其内容精简如下:
 
第一章 总则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二、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三、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为目标,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坚持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相结合。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集群促进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集群培育工作,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地区集群开展申报受理、初审、推荐、监测和其它日常工作。

 

五、“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认定200个左右集群。

 

第二章 培育要求

 

  一、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

 

  二、激发集群创新活力。构建多层次集群创新平台,开展主导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共性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标准研制。

 

  三、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加强集群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引导集群企业运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及评测指标,提高数字化转型水平。

 

  四、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优化集群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开展节能改造和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

 

  五、深化集群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等合作,参与国际合作机制和交流活动,建立贸易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六、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能力。加强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集群治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和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制定集群培育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

 

第三章 认定程序

 

一、基本要求:

1.县级区划范围内

2.已认定为省级集群(首批申请除外)

3.集群企业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安全事件,以及偷税漏税、违法违规、严重失信和其它重大问题的行为。

 

二、专项要求:

1.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

2.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

3.产业链供应链协作高效

4.具有较强协同创新能力

5.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

6.具有较高绿色化发展水平

7.积极参与产业开放合作

8.具有较强治理和服务能力

 

三、申报流程:

1.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申报

2.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初审

3.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复审

4.网上公示

5.确定名单

 

第四章 动态管理

 

一、认定有效期

集群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复核工作,并考核集群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复核通过的有效期延长三年。

 

二、监督考核

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加强对集群进行持续跟踪,并组织集群于每年4月30日前填报集群上一年度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监督和考核。

 

三、撤销认定情形

  1.有效期满未申请复核或经复核未通过的;

  2.发现虚假申报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

  3.未及时报送集群年度培育情况信息表,不接受、不配合监测监督工作的;

  4.集群发生主导产业、空间范围、运营管理机构变更等重大变动未及时更新报备的;

  5.集群企业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安全事件,以及偷税漏税、违法违规、严重失信和其它重大问题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一、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二、 本办法自2022年9月13日起实施。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福禄克声学新品震撼上市

上一篇:

3.5亿奖金!26家佛企拟入选示范工厂!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