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上海经济增速就回落到6-7%的水平,早于全国进入新常态。”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坦言,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上海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更迭的内在要求较为紧迫。为打破发展壁垒,上海自“十二五”以来就将“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城市发展的主线,聚焦创新驱动,加大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力度,加快城市创新转型。
“十二五”期间,上海制造业提质增效步伐不断加快,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8.5%,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到“十二五”末,上海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基本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不要为指标数字所累,关键还是持之以恒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杨雄向记者道出了上海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实践中所总结的经验。杨雄同时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十三五”上海将紧密结合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四新”经济发展,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做好上海“后工业化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
上海电气:“三个加快”打造国资国企转型样本
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装备和工业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上海电气集团的改革探索是上海国资国企转型升级的成功样板。
上海电气生产的医疗康复机器人 央广网记者高艺宁摄
新中国第一台6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世界上第一台12000千瓦双水内冷;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台国产30万千瓦核电机组;第一台百万千瓦级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电气荣誉满载。
在全球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的背景下,上海电气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国资国企改革战略,主动求索,走在了转型升级的前列。
“只有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型,才能有效消化过剩产能,激发发展新动能。”上海电气执行董事黄瓯介绍,上海电气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可以概括为“三个加快”。
上海电气执行董事黄瓯介绍转型升级经验 央广网记者高艺宁摄
加快从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电梯发生故障,困了人后,30分钟维修人员即可到达现场。”在上海电气旗下的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监测人员早已在远程中心控制室内布下天罗地网,实时监测全国电梯的运行情况。一旦某台电梯有事,远程中心的“地图”大屏会立刻显示,第一时间完成故障远程诊断,让维修人员足不出户便能快速了解电梯“病情”,现场维修“对症下药”。
三菱电梯远程中心控制室里,工作人员实时监测全国电梯的运行情况央广网记者高艺宁摄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快速发现故障,三菱的“智慧电梯”还能向服务中心实时传输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电梯开关门次数、钢丝升降次数等电梯日常健康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技术人员充分了解这部电梯近来的健康趋势,什么时候该更换哪些零部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