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堪忧 中国能砸多少钱?

2017-05-08 20:09 浏览:759 来源:观察者网   
核心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市场容量太小,国产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不足以支持高额研发支出。没有高额研发支出,就无法开发出高附加值、溢价销售的高端医疗器械,也就没法形成正向资金循环。这使得国产医疗器械曾多年徘徊于低端市场。

亚洲工业网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市场容量太小,国产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不足以支持高额研发支出。没有高额研发支出,就无法开发出高附加值、溢价销售的高端医疗器械,也就没法形成正向资金循环。这使得国产医疗器械曾多年徘徊于低端市场。

近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宣布成功研制出了可用于工业化制备心脏支架的飞秒激光高精细加工设备。这种新设备能够实现多种材料高精细低损伤切割加工,解决了国产心脏支架由加工精度带来的质量问题。这是“中国制造”在医疗器械领域又一个可喜的进步。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堪忧 中国能砸多少钱?

飞秒激光加工设备

但是我们也应当继续保持虚心的态度:这个进步属于局部的突破,而局部战场取得的胜利并不代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进口医疗器械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占据优势的整体态势尚未改变。

例如,在北京多家著名三甲医院的心血管外科,进口心脏支架的消费量显著高于国产产品。大型医院少不了螺旋CT、核磁共振设备等造价不菲的医学影像设备,飞利浦、西门子、GE在该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大型医院的检验科少不了高通量的体外诊断检测设备,罗氏Cobass系列目前是行业标杆。外资企业长期把控着中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要想在医疗器械领域实现进口替代,中国企业还要在研发上下多年的功夫。正所谓“雄关漫道真铁,而今还需从头越”。

如果进行横向比较,国产医疗器械与世界领先水平上尚有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如果纵向比较,国产医疗器械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心脏支架、彩色B超、全自动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高端医疗器械能够实现国产化,已经是难能可贵的突破——“有多好”是量变,“有没有”则是质变。

国产医疗器械一度不成气候,直到近些年才见到曙光。虽然人们都能看到事实,但不见得都能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释事实。有些人认为国货不行是因为中国文化“缺乏创造力”“缺乏匠人精神”“缺乏质量情操”。这类观点说穿了不过是《河殇》在当代的翻版,属于自我矮化的逆向种族主义,与真正的原因没半毛钱关系。科学地解释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需要产业经济学的知识加上历史视角。国产医疗器械历史上落后的原因,是中国从前的经济大环境不足以支撑医疗器械的产业生态。

医疗器械的产业生态是什么样?医疗器械市场高度成熟的美国和欧盟是很好的参考样本。欧美医疗器械产业的特点是“三高”——高门槛,高投入,高回报。

1  2  3  4  下一页>  page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便携式检测仪器 让毒品无所遁形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