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槛,体现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强烈依赖于国家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倘若一个国家连材料体系、材料标准都不健全,拿什么去制造医疗器械?
高投入,意味着高昂的研发成本。以著名医疗器械企业雅培为例,2016年全年研发支出高达14.22亿美元。这些银子都花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要供养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属于高知识群体,薪酬上怠慢不得。拥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年薪一般都在10万美元以上。另一方面还要用于海量的产品测试,对待药监部门的要求更马虎不得。
高回报,则源于产品的溢价销售。以高端医疗器械的巨头美敦力为例,2016财年中期的销售毛利率高达68.39%。相比之下,2016年前3季度我国家电行业整体毛利率为24.59%,仅为美敦力的36%。高回报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医疗器械的产品迭代升级很快,企业需要大量利润来支撑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投入。唯有高回报才能支撑高投入,形成正向资金循环。
国产医疗器械一度不成气候的原因,恰恰是无法形成上述正向资金循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属于低收入国家。放一张中国人均工资增长趋势的表格,大家来感受一下。在1997年前后,许多北方城市的平均月薪还不到800元。在当时的背景下,单价高达8万元的心脏支架无异于天文数字,没几个人用得起。这就是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不足”——人们客观上需要某些商品,却因为购买力不足而无法消费。
中国平均年薪,1950-2015。单位:人民币
中国平均年薪,2006-2015。单位:人民币
创造力也好,匠人精神也好,质量情操也好,都需要充足的研发支出来保障。做不起概念验证实验,如何发挥研发人员的创造力?造不起大批原型机,如何展现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无法添置昂贵的高精度加工设备,那么产品一开始就会埋下质量问题。总之一句话,高端制造业就是拿钱堆出来的,没钱寸步难行。
3 4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