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机器人劳动者”如何影响就业市场?

2017-05-02 13:02 浏览:1211 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   

机器人的应用创造更多高端就业机会

记者了解到,当前“机器换人”所涉范围,已不局限于工业制造业,一些服务领域的人工岗位也开始被机器人劳动者悄然替代。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袁辉说,20 15年中国建设银行把客服机器人用于呼叫中心,当年就取代了大量员工,“还有很多银行、运营商、电商甚至地方政府都在开始运用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田苗认为,机器人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服务领域,以及智能汽车、无人机等方面。

山东临沂申通业务总监吴礼华介绍,为提高效率及避免暴力分拣,目前,临沂申通配备了320台智能分拣机器人,每小时可以处理1.8万个5公斤以内的包裹,准确率基本达到100%。同等工作量所需人工由150人降为30人,削减岗位达80%之多。

江苏常州火凤凰永动型消防灭火机器人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火凤凰”的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公司总经理任曲波介绍,这款机器人除了耐高温,还可以进行毒气探测,能代替消防员进入高危火场、爆炸、有毒环境,执行关闭阀门等任务,降低事故现场的二次爆炸概率。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博士说,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当前拥有广大的市场与广阔的前景。“例如,我们正在做智能护理设备的临床实验,可以进行各种生理参数的检测。”曲道奎强调,“未来,机器人可以在消防、救援、守护、医疗护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大有可为。”

山东省经信委装备产业处调研员王桂强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可能会造成部分低技能劳动者失业。但也有专家认为,机器人的应用将创造更多高端就业机会。这可能包括:工业数据科学家、机器人协调员、工业工程师、模拟专家、供应链协调岗位、系统设计、信息技术、3D辅助设计、现场服务工程师、销售与服务人员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增的就业岗位专业性极强。

如何积极面对?引导劳动力分流与升级

多数专家业者认为,虽然机器人对人工岗位造成一定影响,但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紧张。

供职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王亚敏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工作一度被机器人替换掉了,但通过2个月的培训,她已经重新上岗,从普工晋升成为技术员学员,甚至还加了薪。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卫强说,尽管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但是大部分员工都可以在公司内部得到消化,经过转岗培训后重新上岗。

“人类发明机器人的目的最早是代替人,然后发展到服务人,将来是扩展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院士说,“目前,工业机器人大多在一些结构化的环境当中工作,在线传感能力都比较差。服务机器人目前还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至于特种机器人,都是需要通过人工遥控操作完成特定工作。”

长泰机器人CEO杨漾和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树新都认为,未来机器人可能从操作、视觉和语音方面模仿人类,替代人工,但一定只是更多地服务人类。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蔡秀玲教授认为,未来几年,我国服务业将新增大量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大多经短期培训即能胜任,可以有效缓解“机器换人”造成的短期“失业”压力。她建议政府和社会统筹资源,加大在职业培训和“双创”扶持方面的投入,引导劳动力实现分流与升级。新华社

数字

2015年3月,广东召开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三年内广东工业技改投资累计达9430亿元,并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在广州,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市80%以上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在佛山,政府补贴扶持机器人企业,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300多家,涌现出利迅达、嘉腾、伊雪松等一批机器人领域知名企业。在东莞,政府去年一号文力推“机器人智造”计划50条,推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自动化项目改造。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赋能西部智造跃升!“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在渝盛大开幕赋能西部智造跃升

上一篇:

拓斯达:三位一体 建立智能制造新生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