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机器人劳动者”如何影响就业市场?

2017-05-02 13:02 浏览:1211 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   
核心摘要:工信部官网显示:浙江率先推进机器换人,计划2013年起5年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

OFweek机器人网讯 五一节,劳动者的节日。与此同时,一种“机器人劳动者”正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工信部官网显示:浙江率先推进机器换人,计划2013年起5年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称该项目至2015年已累计减少普通劳动工人近200万人;安徽正抓紧推进“ 机器换人 十百千工程”;广东、山东等地则都在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已有不少人工岗位被机器人劳动力替代。

用工荒促转型等助推机器换人遍地开花

业内专家称,当前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日趋成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改革需要、用工成本高以及用工难等因素,共同推动各界对机器人劳动力的期待。在深圳雷柏科技的生产车间,生产线的主角不是一排排工人,而是一列列灵活翻转的机械手臂。通过研发智能自动化体系,雷柏科技直接生产员工数量从十多年前高峰期的32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800多人,每年节约大量费用支出。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物流传送机器人。 南都资料图

交行东莞分行营业大厅里的特殊员工“娇娇”,是一个会智能对答、会唱歌的智能机器人。

据介绍,2005年开始,雷柏遭遇“用工荒”,人力成本上涨。2011年,雷柏一口气购买75台工业机器人,人力成本骤降。“以键盘组装为例。现在一条生产线上,5名工人通过管理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之前100人的工作量。”雷柏机器人运营管理部经理刘慈平说。根据广东东莞市经信局的数据,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东莞“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共1485个,预计可减少8.7万工人。

在山东,兖州煤业下属的兖州东方机电有限公司炉具生产车间,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小机器人背着材料穿越车间,准确奔向焊接工位。它们停靠后,搬运机器人自动抓取材料,交给下一个流程的焊接机器人。兖州东方机电公司技术质量中心主任谭光韧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在炉具生产的关键环节使用了3台A DV智能移动机器人、一台库卡搬运机器人和5台焊接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自动对接上一个工序的完成品、下一个工序空位,能替代大约50人的劳动。公司计划下一步在年产10万台炉具生产线上实现全自动化,上下料、组对、焊接、喷涂等工作全部交给机器人完成,“操作的人工将从400人减到100人左右。”

机器人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总部位于浙江绍兴的三力士公司,在投入建设“无人车间”后,仅人工成本就节省了1000多万元,占当年公司净利润的7%左右。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赋能西部智造跃升!“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在渝盛大开幕赋能西部智造跃升

上一篇:

拓斯达:三位一体 建立智能制造新生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