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 与电镜相比,分析仪器市场规模更为庞大,而对日立高新来说,电镜业务收入占据了绝对优势,分析仪器的销售额仅占4%!对此,日立高新科学先端分析营业本部本部长昇佳之在采访中坦言,“目前分析仪器在日立高新集团的业绩占比确实不高,不过我们一直在努力,其中收购精工电子旗下全资子公司精工电子纳米科技公司(简称:精工纳米)就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日立高新科学先端分析营业本部本部长昇佳之
2012年5月,日立高新宣布收购精工纳米,增加了X射线类仪器、热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等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分析仪器产品线,目前整合情况如何?日立高新在分析仪器方面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
借首届日立热分析中国用户会之际,记者聚焦日立高新分析仪器业务发展,特别采访了日立高新科学先端分析营业本部本部长昇佳之,日立高新科学海外营业部海外营业3课课长高山昭伯和日立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志安陪同。
收购整合见成效 海外销售新格局形成
2012年5月,日立高新宣布收购精工纳米,2013年1月1日,原精工纳米中国分公司正式更名为日立(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记者在之前对日立高新高层的采访中,也曾陆续了解到一些关于收购精工纳米后的整合情况,不过更多的集中在产品和技术层面。今天,昇佳之就整合之后的组织框架给了我们明确的解释,有几个重要的变化值得关注。
首先,在日本,原来日立高新和原精工的产品是分两个部分运作的,不过从2016年4月份开始,双方的产品已经开启了集中运作模式。
除了日本本土之外,日立高新在海外的销售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据介绍,2016年的10月份,日立高新的海外销售格局正式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欧洲、美国,包括中东等地区;二是除去中国、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三是中国地区。
同时,今年4月1日之后,日立高新还将收购原来专门为旧精工纳米做售后服务的公司Epolead,希望通过公司的整体运营,更迅速、高效地服务客户。
1 2 3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