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生物识别机器人上线 产业化进程将提速

2016-06-30 12:31 浏览:169 来源:ky体育   
核心摘要:29日,蚂蚁金服官方微博消息称,其研发的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机器人蚂可(Mark)上线。蚂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表示,蚂可的认脸能力理论上已经超越了人类肉眼,目前蚂
 29日,蚂蚁金服官方微博消息称,其研发的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机器人“蚂可”(Mark)上线。“蚂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表示,“蚂可”的认脸能力理论上已经超越了人类肉眼,目前蚂蚁金服运用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全球多项权威评测中保持领先排名,在国际权威人脸数据库上的公开评测精度已超过99.5%。
 
  “蚂可”的上线有望加快生物识别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在技术逐渐成熟以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生物识别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率先爆发的领域。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报认为,生物识别是连通人工智能和现实世界的重要桥梁,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将加快催化生物识别商业化进程,预计2016年生物识别重点应用市场空间将超过200亿元。
 
  生物识别包括指纹、人脸、虹膜、体态等技术,可拓展到图像、动作等智能识别领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生物识别产业发展已进入上升通道,有望在公共安全、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快速突破。
 
  在消费金融领域,去年底,支付宝上线了人脸登录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刷脸”取代账号密码进行登录验证。之后,微信、滴滴出行也已试点推出以人脸识别为基础的登录或支付功能。
 
  拓墣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9%,同期,我国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0%。机构认为,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互联网普及程度高,未来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
 
  在公共安全领域,生物识别技术在指纹采集管理、视频监控系统、警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需求集中,有望深度参与公安系统智能化升级。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公共安全财政支出增速保持在10%。随着政府对公共安全的重视,预计2016年财政支出将超过万亿元。其中,与智能识别相关的投资预计将超过百亿元水平。
 
  (本报研究员 姚燕清)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江苏海伦石化PTA项目最高烟筒施工完美收官

上一篇:

申城国内首现智能化疗机器人上岗 机械手替代人手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