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打造西南重要高端应急装备制造基地

2016-06-27 08:37 浏览:307 来源:ky体育   
核心摘要:  詹阳动力纯电动无线遥控清障车在进行清障实验。近日,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州詹阳动力重工公司,成功研发出JY906-P无线纯电动遥控清障车。目前,该车正在进行
 

  詹阳动力纯电动无线遥控清障车在进行清障实验。

ntent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color: rgb(43, 43, 43); font-family: 宋体, ari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8px;">

  近日,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州詹阳动力重工公司,成功研发出“JY906-P无线纯电动遥控清障车”。目前,该车正在进行最后测试阶段,有望于今年内实现批量化生产。这将填补我国大型清障工程车辆的市场空白。

  近年来,我国在工程抢险、抗震救灾等作业中,一直没有大型的特种车辆设备使用,往往延误了清障工作的最佳时机。2015年底,贵阳经开区被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三部委联合评为首批7个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此次贵阳造“JY906-P无线纯电动遥控清障车”的诞生,对经开区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1、供给侧改革下的经开行动

  十八大以来,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不可逆的潮流。

  作为全省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贵阳国家经开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在全省、全市占比已分别达到1/5和1/2。贵州、贵阳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能否提升,与贵阳国家经开区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贵阳国家经开区认识到,随着各地经开区的加速发展,对自身也逐渐形成“前有劲敌,后又追兵”的态势。

  新常态,既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关键看认识、看状态、看作为。贵阳国家经开区的优势在哪里?

  贵州“三线建设”时期的三大军工基地,其中011、061两大军工基地在贵阳国家经开区,为贵阳国家经开区积蓄了众多高精尖技术,积蓄了众多高精尖人才。据统计,该区现有人才资源总量近5万人,产业人才4.3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8000 余人,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近2000 名。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一批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聚集效应初步形成,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形成了以贵阳市为核心的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制造业聚集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了全省国家级新型工业和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贵州正处在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由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些影响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仍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贵阳国家经开区根据《国家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确定的四个重点领域,将经开区应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救援处置领域,产品涵盖现场保障、生命救护、抢险救援三大方向。

  此外,贵阳国家经开区将依托应急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促进军民深度融合,提高基地应急救援处置装备保障能力,建成西南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应急救援处置产品专业制造基地,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做文章,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2、贵阳经开区基础扎实

  事实上,贵阳国家经开区打造应急产业基地,并非是无源之水,而是已具备一定基础。

  据介绍,贵州的应急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一些专业领域也拥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在应急救援工程装备方面,主要依托“三线建设”时期落户我省的航空、航天、电子等军工基地和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布局的老牌工程机械厂商已有所发展。

  例如,贵阳矿山机器厂等单位,通过走军民融合、军地结合的发展之路,近10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形成了以贵阳为主的应急救援装备产业集群。其中,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詹阳重工公司生产的履带式全地形系列救援工程装备,更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该装备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列装部队。

  从全省来看,目前已形成了门类多、系列化的应急产品体系,形成了产业集聚——

  主机制造企业有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贵州航天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风雷公司、贵州黎阳天翔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

  上下游配套企业有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险峰实业总公司、贵阳矿山机器厂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涵盖工程机械电控系统、液压元件、精密加工、航空发动机、铸造等多个专业企业。

  因此,贵阳国家经开区计划通过3年建设,在基地内形成特种救援装备产业集聚区、救援专用车产业集聚区、应急救援装备配套产业集聚区、应急服务功能区四个板块区域,到2018年,应急装备产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3、走产品多元化发展道路

  在我国,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分析,全国有5000多个需要采购应急救援装备的单位,每个单位建立一支应急救援小分队,如果按每个分队配置的装备数量估计,全国各种应急救援装备的社会保有量大约为60000台,按5年配置完成,年需求量约为12000台,年市场规模约150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工程师韩波介绍,此次制造的JY906-P无线纯电动遥控清障车,除了部分零部件需要进口外,其余的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国产化已达到90%以上。

  据了解,作为纯电动工程车,为了确保车辆的续航能力,詹阳重工对该车使用车载高能、高安全性锂聚合物电池。该电池重约1.4吨,可存储约112.64kwh电能,其电芯比能量大于140wh/kg,能够以5C的电流连续长时间放电,在快充模式下,2个小时就能将电充满。

  “这款纯电动清障车,也是应急装备的一种。适用于工程抢险、抗震救灾等作业,在非铺装路面和铺装路面,能推开、移除、破碎障碍。”韩波说。

  当前,经开区正在重点培育詹阳公司、航天十院、普天物流等应急装备制造骨干龙头企业,构建主机带动配套、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应急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企业为支撑的应急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

  按照规划,经开区应急装备产品将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韩波告介绍,一旦JY906-P无线纯电动遥控清障车投入市场使用后,我们还将通过改装车辆结构和设备,使这样的车辆改制成纯电动无线遥控消防车、生命探测车、隧道抢险车、扫雷车、火场抢运车等特殊应急救援装备,每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都很高。

 

  本报记者 杨丰源 文/图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2016年中国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及需求前景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