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将成为齿轮产业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由于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使得齿轮产业在汽车应用上的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新兴的相关产业,如机器人产业和其应用在中国的迅速扩张,使得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对此,齿轮产业应如何应对,产业里的相关技术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在重庆大学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家序教授的演讲中找到不少答案。
王家序教授是该室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主题项目首席专家。王教授认为,做好机器人产业,首先应该以中央精神为主导,为了满足我国先进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等工程领域对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需求,尽可能多地占领国内外市场,必须把国产机器人技术水平和高端制造能力提高上去。
根据相关资料,2015年,中国市场共销售
工业机器人6.6万台;到2016年底,我国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过16万台。近五年内,工业机器人需求规模超千亿元以上,市场潜力巨大。国际上有舆论认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王家序教授和他的团队对此深有感触。从机器人中的核心部件同时也是与齿轮产业最为相关的部件——关节减速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看,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及有关重要装备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部件。目前,全球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和精密轴承市场的75%份额被日本公司所垄断。
解决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的共性关键问题中,高精度、高刚度、高可靠性、长寿命、高效率、低噪声、高功率密度、智能化等高性能的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和精密轴承是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关键科技问题。王教授愿意以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与齿轮行业同仁们通过内联外引、产学研用和协同创新等方式共同攻克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的共性关键问题,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滤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工业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设计制造理论、方法及产业化工程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体系、技术标准、技术系统或示范系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大跨度地提高国产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齿轮钢自主能力已提升
对于齿轮产业的基础——材料产业而言,齿轮钢或称特种钢材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是标志着一个国家齿轮产业基础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此次研讨会上,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所介绍的”长寿命、低噪声、低成本齿轮制造用高端齿轮钢项目“,即是国内自主研发齿轮钢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