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深度解析】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2016-11-25 13:20 浏览:303 来源:机器人圈   
核心摘要:当下,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战斗已经打响。为了提升我国制造水平,在未来工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由此,我国全面展开了在机器人产业
 当下,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战斗已经打响。为了提升我国制造水平,在未来工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由此,我国全面展开了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建设与布局。

  现在,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致使各国都将机器人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来发展,那么机器人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重视呢?过去,人们将机器人看作是一种技术和产品,而现在机器人完全被看做是一种新的物种。那么,既然是一种新的物种,那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自然体系,并且随着机器人的逐渐发展,机器人也会有自己的伦理道德。对于人类而言,一方面,机器人具有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机器人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在未来具有潜在的威胁。所以,把机器人当做一种新的物种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对我国机器人战略进行梳理。第一,机器人与国家战略;第二,中国机器人未来的五年发展规划;第三,中国机器人的重大战略布局。希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梳理,无论从国际上,还是中国自身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能够给人们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大家知道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机器人与国家战略

  首先,来看看各国在机器人与国家战略上有哪些动态。

  美国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制造业的回归,那么它的核心支撑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机器人,另一个是人工智能。从2012年开始,美国制造业回归就以数字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为支撑。到了2013年,美国又提出了一个机器人的发展路线图,要把互联网融入到机器人的生产过程中,这是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思路。直到2016年10月份,美国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的战略规划。所以,从机器人到物联网再到人工智能,美国制造业回归的路线图很清晰。

  欧洲最典型的制造业发达国家是德国,于2011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工业4.0”概念。我们知道,工业4.0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相互支撑,形成一种新的制造手段,德国以此来重新引领制造业发展。法国提出了新的机器人行动计划,包括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开展国际合作、制定标准以及科研机构的建设。同时,英国也提出一个机器人自主系统的战略计划。

  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居,也提出要进行机器人的革命,设立了三大目标:一是成为整个世界的机器人创新基地;二是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国家;三是迈向世界机器人领先的新时代。众所周知,日本一直位于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它在机器人服务领域做了许多支撑性的工作。它有一个重要的行动计划,主要是设立机器人革命促进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旗下包括许多机器人的发展机构和机器人大赛举办机构,将从各个层面来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所以,我们看到机器人的发展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了,已然成为了一个国际问题。全球这么多国家都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这说明机器人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既然是一种趋势,那么机器人产业就要实现快速的发展,而这个发展的过程一定是对整个工业的挑战。这是一场新工业革命,从成本、技术进步、用户个性化的定制,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都要进行一次大的变革。可以说,机器人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的方式,包括国防、医疗等领域。

  今天,新一代的机器人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旨在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同时,《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也是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上的重大挑战。一方面,整个世界制造业的变革倒逼我们要创新制造模式。因此,我国提出了五大重点工程作为强基根本,包括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这五大工程的基础上,又细分了十大重点领域,其中,第二大领域就是机器人和高端数字机床产业,这说明我国把机器人相关领域放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另一方面,我国规划了一张清晰的有关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路线图,包括关键技术、零部件、整个应用示范平台建设等。所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既有宏观的目标,又有清晰的脉络,俨然成为我国制造业在未来制胜的“法宝”。

  中国机器人未来的五年发展规划

  当下,《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思想已然是深入人心,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齐头并进。那么,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思考,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机器人产业又处在什么位置?

  2016年3~4月,我国发布了机器人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该规划详细的制定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任务。

  具体目标如下: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速度、载荷、精度、自重比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到8万小时;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反恐防暴、救灾救援、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水平接近国际水平。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

  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器的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中实现批量应用,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完成30个以上典型领域机器人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并形成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机器人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英国政府宣布投资11.4亿英镑部署FTTP和开发5G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