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上午,屯秋铁路修复工地,工人们在铺轨。
曾是广西最长铁路支线,停运近20年后本月有望再次通车
56岁屯秋铁路再踏工业新征程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辜丽娜 通讯员宾鹏/文 记者张存立/图
“一二三……”6月8日,柳州市东北约80公里处的鹿寨县平山镇屯秋村,响亮的号子回荡在山谷中,这里正在进行屯秋铁路的修复工程。虽然施工的总里程只有5公里多,但这条竣工运营于1960年的铁路支线,却承载着太多的柳州记忆:它既是柳州钢铁工业的一条运输命脉,又是铁矿工人的回家之路。眼下,已停运近20年的屯秋铁路,有望在本月再次通车。
1 老铁路疏通筋骨
屯秋铁路,即屯秋支线,从湘桂铁路洛埠站岔出,经东泉、龙婆等地到达屯秋矿区的拉洞站。屯秋铁路修复工作在5月中旬动工。
6月8日上午11时许,柳州市区虽然普降雨水,但坐落在山间的屯秋铁矿,却是艳阳高照,热浪袭人。在已停用的老破碎段附近,对屯秋铁路的修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走向工地现场,必须爬上一道坡,到了坡顶,一大块平整好的土地出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以前老的拉洞车站所在地,过去矿上的职工乘火车出去,就从拉洞站上车。”随行的屯秋铁矿工作人员说。再往里走,两股铁道出现在面前,两台挖掘机在不停地运作,几个“手指”动一动把钢轨外的泥石扒开,转个身握起“拳头”将旧枕木打出,再抓起水泥枕木放入其中。不远处,一个个身着黄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口号声、机械声汇集成一首铿锵有力的乐曲。
南宁铁路局柳州工务段是此次工程的施工单位。据该工务段在场一名负责人介绍,当天进行的是换道岔施工。只见新的轨道已经在一旁“待命”,工人们将钢架搭好后,预铺在轨道下的滑轮便沿着钢架横移到老轨道原有的位置。“整个施工共有3组道岔要更换,这是第二组。”该负责人介绍,项目施工总里程约5.2公里,主要是更换枕木和钢轨,将原来的木质枕木更换成水泥枕,钢轨由原来的43公斤/米换成50公斤/米。
“水泥枕共更换了8200根。”该负责人介绍,项目还要做一个货场,硬化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同时,屯秋支线洛埠部分也要进行设备的强化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