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日本“工业4.0”的未来:向服务为主体的制造业进化

2016-09-13 13:29 浏览:156 来源:ky体育   
核心摘要:新一轮信息技术现已成为欧美企业强化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日本企业也应通过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来强化其全球竞争能力。尤其对于制造业来说,当下正是进行产业革新的绝好时机。根据每一个人的需求来实现产品的量身定
       新一轮信息技术现已成为欧美企业强化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日本企业也应通过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来强化其全球竞争能力。尤其对于制造业来说,当下正是进行产业革新的绝好时机。根据每一个人的需求来实现产品的“量身定做”,将顾客所购买的设备及产品与网络相连,让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到每一台设备及产品的实际运转情况,进而实现及时的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这将为企业拓展新的获利渠道。毫无疑问,当前正是考验日本企业创新能力的时候。
      为此,日本的企业开始瞄准了“个性化需求”这一主题。以往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容易导致产量过剩及原材料积压的情况,而灵活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善这一现状。例如,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来生产服装的SEIREN公司,就是将技术创新运用于生产实践的一个非常的好的案例。
      将颜色、花纹、款式等进行47万种自由组合,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制作、销售“量身定做”的服装,这是这家企业的特色。消费者可以将其选中的服装搭配组合与自身的形象相匹配并通过终端显示屏来进行演示,如果满意则可通过公司的网络定制平台向福井县的工厂直接下订单。目前,SEIREN主要在东京都内的百货商场接受订单,但从今年9月开始,日本消费者可以通过自身拥有的网络终端来直接下单购买。满足每一位消费者的需求将是通往需求创新的一个主攻方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实现提升消费者对商家产品的关注度与消费粘度的效果。
        技术革新使得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不仅在日本,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大型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通过使用IBM“沃森”人工智能(AI)电脑,正在研发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分别计算最适合的时间来为其自动注入胰岛素的系统。因此,日本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胜出,当务之急就在于如何积极的将最尖端的技术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制造业来说,创造额外收益除了本身的产品以外,就在于围绕产品的服务环节,而这一环节就需要充分运用好当前的“IoT”技术。美国的通用电气(GE)将飞机的发动机及发电机等与网络相连,通过分析由安装在各类机械上的传感器所传回的“大数据”,进而实现在发生事故之前就可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零部件。也正因为如此,企业这一售后服务的业务量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额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当前,日本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服务型制造业的新模式。著名的日立公司已经开始着力开展将铁路、发电设备等与网络相连开通维修保养服务业务。而大阪的一家汽车零件金融模具制造商则正在通过将零部件的金属固定模具植入传感器,来预测加工震动及外部压力对模具所造成的变形情况,以此来提高这一产品的性能。
译自:2016年8月17日【日本】日本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理想汽车CEO李想年薪6.4亿

上一篇: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公开征求意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