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广电计量牵头国内首个汽车线束“领跑者”团体标准立项

2023-07-21 08:31 浏览:3341 来源:广电计量官微   
核心摘要:近日,我国首个汽车线束领跑者团体标准《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汽车线束》正式立项。该标准由广电计量(002967)牵头,广东省连接器协会、广东线缆协会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制定,编制工作
 近日,我国首个汽车线束“领跑者”团体标准《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汽车线束》正式立项。该标准由广电计量002967)牵头,广东省连接器协会、广东线缆协会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制定,编制工作于7月启动,将有助于行业企业完善汽车线束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

  此次团体标准依据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等文件进行制定,文件提出鼓励龙头机构、高校与检验检测机构合作,加强可靠性测试验证能力建设,同时推动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鼓励企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共同参与标准制修订等要求。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加速普及以及汽车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全方面的提升,行业对高低压线束尤其是音视频线束、高压线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制定“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汽车高低压线束标准,有助于推动汽车线束企业提升自身产品质量,鼓励、指导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的企业标准;同时用于指导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工作,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和“领跑者”名单。

ntenteditable="false" loaded="success-imag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10px;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0px;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tahoma, sans-serif; text-indent: 0px; text-align: center;">

  广电计量主导的《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汽车线束》团体标准,将建立统一的汽车线束分级标准和汽车线束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帮助主机厂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汽车线束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助力行业企业提高信誉度、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后续,广电计量将以标准为抓手,持续完善汽车产业链服务布局,切实解决汽车行业供应链质量管控难题,推动中国汽车制造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延伸阅读

  一、企业标准“领跑者”

  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制度,每年通过第三方比对和评估,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和“领跑者”名单,推动全国采信,对营造“标准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氛围、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在标准创新贡献奖和各级政府质量奖评选、品牌价值评价等工作中采信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结果,鼓励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企业标准“领跑者”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或服务,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给予企业标准“领跑者”信贷支持,鼓励电商、大型卖场等平台型企业选、品牌价值评价等工作中采信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结果。

  二、“领跑者”评价系列团体标准

  “领跑者”评价系列团体标准是2023年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该系列团体标准中,将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指标经过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比对分析,并结合产业发展,对标准化中相关指标进行分类和分级。其中,直接反应功能和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按照行业情况被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平对应企业标准“领跑者”水平,三级为满足国标或行标基本要求。

  该系列标准既可为企业标准水平评估和制定工作提供指导,也可作为“领跑者”评估依据及“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等分级工作的参考。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ECI集团布局上海,新办事处盛大开业启航

上一篇:

创联科技与智能制造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