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习大大工业4.0的“机器人革命”还是李总理的“万众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机器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客加入其中,有人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而且与世界的水平也越来越近。
那么中国机器人的现状到底如何,记者近日参加了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机器人行业分享活动,会上几位嘉宾主要围绕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工业机器人的现状以及机会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售近年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早在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中国增势最为迅猛,达55%,年销售5.65万台左右。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高速已经引起了外媒的注意,,并称两年后中国工厂的机器人运作数量将超过任何其它的国家。而这就可以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也超越了所有国家吗?当然不是,中国的机器人总体数量并不小,不过中国的人口众多,平均下来,中国的机器人覆盖率还是很低。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副所长李进科表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与世界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且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
工业机器人四大核心零部件还需加强!
(1)机器人控制器缺失基础性研究:1、动力学,伺服振动抑制技术;2、传感器和应用工艺的结合。品牌:KEBA、固高、卡诺普、新代、宝元等。
(2)伺服系统分析缺失基础性研究:1、绝对值编码器技术;2、高端电机的制造技术;3、性能指标的实用性验证经验。核心品牌:安川、山洋、松下、汇川、埃斯顿、清能德创。
(3)控制器在国外机器人企业如ABB、KUKA、安川、Fanuc等几乎都是自己研发控制器,包括一些小企业也要自己掌握控制方面的开发技术。由于控制器和机械结构、动力学模型、运动模式等有着紧密的关系,自己研发可以打造自己设备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