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劳博中国公司总经理 任宏志
格劳博产品的定位范围完全针对汽车发动机动力总成制造,对发动机缸体、缸盖、变速箱等壳体的加工。格劳博在中国的13年中,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得益于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
由于在德国和大众汽车传统的配套关系,格劳博几乎垄断了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所有的动力总成生产线。后来上海通用成了我们最大的客户,在上海通用汽车里,格劳博的设备已经近2000台,发动机制造线超过20条。随着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劳博也开始和奇瑞、吉利和长城等汽车动力总成车间合作,发展势头惊人。
从这个角度对格劳博来讲,这几年虽然机床行业不是很景气,但是对我们影响并不是很大。特别是面对国内自主品牌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要求我们进行技术创新,如我们跟通用合作搞缸体喷涂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动机制造业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使格劳博原来的优势失掉,因此我们现在在开发新的产品,拓展应用范围。
昊志机电大创新要稳
广州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汤秀清
我们从2002年开始做主轴研发,起初就做线路板行业用主轴,现在在线路板行业,昊志占的份额应该是最大。在金属雕刻行业,在手机触摸屏模具行业也应该是最大的。
说到创新,我们企业奉行的宗旨是:小创新要不断,大创新要稳,而且不允许随便大创新。我认为,主轴在机床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生产线中的作用更大,我们在这点尽量做稳,小创新必须是可靠的创新,大创新必须要验证,自己认为没问题,客户认为没问题。
我的做法是,当我挣到钱的时候,会把钱留下来;订单少的时候,有时间的时候尽量做研发。这么多年来,昊志的研发费用没有一年会低于销售额的6%,接下来会把份额进一步提高10%。我们公司做主轴研发的超过100人,而且是自己培养为主。
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展的太宽,那就做不太好,要扎扎实实走下去,不要太花哨的,每一样承诺都要做到,这就是我的目标。
埃马克拓展本地化
埃马克(中国)机械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总经 理张明
中央提出的结构性调整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制造业里面运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一来减少人力成本,二来高端市场需求更高精度和更高生产率的机床。
埃马克看到了这个机遇。几年以前,公司就把本地化提上最高的议事日程,在三年前江苏的常州市建了全球埃马克集团里最大的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可达每年3000台机床,2016年可以达到600台机床。
很多人以前讲机床本地化,只是购买部件的本地化,我觉得本地化应该在这里做研发,做生产,所有的部件在这里生产,这才是最高级的本地化。埃马克在前几年的发展是很快,这几年很迅速,2015年还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希望今年也有那么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