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由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分联盟共同承办,特别鸣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明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林园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积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利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莎国际会议中心、31会议的大力支持。
陈鸣波副秘书长指出,近年来,上海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要求,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与产业生态,围绕加快新基建部署、加速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上海将以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实施工业互联网2.0升级版,努力探索知识化、质量型、数字孪生发展的工业转型之路。一是打造“新引擎”,持续推进5G、边缘计算、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导入,促进龙头企业牵引的“隐形冠军”发展壮大,做强工业互联网“新工科”、实训基地等新人才基础。二是建设“新载体”,在基础条件较好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选树标杆,着力建设标杆园区、打造标杆企业。三是提供“新服务”,探索工业数据集、工业算法、算力等工业大数据服务体系,做强工业互联网和工控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四是推动“新标准”,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先行先试,构建综合评价与新型统计体系。五是塑造“新空间”,在自贸区新片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先行示范区的空间布局中,以工业互联网为切入点、找准发力点,以更大的集群优势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隋静、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杨宇燕分别就“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业互联网安全筑基的角度,对工业互联网下阶段创新转型发展提出了工作要求。
签署战略协议,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合作迈上新台阶
为深入贯彻工信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一市三省经信部门签署了《共同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长三角将共同发挥“示范区”头雁效应,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驱动、融合应用的“生态区”,技术牵引、机制创新的“试验区”,聚焦痛点、精准发力的“攻坚区”,协同共促、先行先试的“样板区”,助力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落实“五个重要”,权威解读“新片区工业互联网专项规划”《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规划》正式发布。自贸新片区将充分发挥既有产业和信息化优势,打造以工业互联网“新基础筑基、新技术创新、新载体开放和新服务共享”为“四梁八柱”的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知识化、质量型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区、数据和智能驱动的知识制造先导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加强人才对接,工业互联网“工赋学院”联动长三角
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重磅打造“工赋学院”,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电气、上海明材教育、江苏中天、江苏徐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科惠等15家高校和企业,共同签署了《工赋学院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集群建设协议》。各方将在人才培养、人才供需精准对接、课程体系开发等方面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核心人才体系开发和建设。深化产融合作,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联动G60“一廊九城”为加快推进长三角资本要素与科创产业链深度融合,上海市临松工业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G60“一廊九城”工信部门(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安徽合肥、芜湖、宣城),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战略合作协议》,将切实发挥产融结合的重要推动作用,打通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生态链,形成产融结合、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
推进区域互联,工业互联网应用体验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
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方案暨首批分中心正式发布。体验中心以“工业互联网赋能G60科创走廊,定义工业的未来”为主题,分为“工赋•再创辉煌”、“工赋•产业生态”、“工赋•智能引擎”、“工赋•共创未来”四大板块。首批体验中心分中心既按照统一规划主线,又着力彰显个性特色,如:海尔离散行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体验分中心、宝武流程行业设备远程智能运维体验分中心等,与中心本部互为补充,通过长三角区域工业互联生态建设、产业互补、资源共享、高效协同机制,共同助力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生态新体系。
2019年度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奖
序号 |
奖项方向 |
获奖企业 |
1 |
创新实践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 |
2 |
创新实践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连铸产线数字化平台 |
3 |
创新实践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基于边缘计算的固体发动机异地协同制造工厂内集成应用新模式 |
4 |
创新实践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车间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 |
5 |
创新实践 |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营运车辆运营服务与集成创新 |
6 |
创新实践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全程数字化集成系统管理的离散型智能工厂 |
7 |
创新实践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船舶行业数字化应用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 |
8 |
创新研究成果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边云协同工业智能应用创新实验环境 |
9 |
创新研究成果 |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的工业自动化仪表综合服务APP |
10 |
新技术应用 |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入侵诱捕系统 |
2019年度优秀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奖
序号 |
奖项方向 |
获奖企业 |
1 |
基于新技术 |
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家电行业应用服务平台) |
2 |
基于新技术 |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机加工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服务平台 |
3 |
基于新技术 |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 全应科技智慧热电云 |
4 |
基于新技术 |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5G技术的高端装备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
5 |
基于新技术 |
上海麦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互联网边缘智能终端的应用 |
6 |
平台类(行业) |
上海找钢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宗商品多产业链协作工业大数据平台 |
7 |
平台类(行业)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
8 |
平台类(行业) |
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 ZValley OS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 |
9 |
平台类(通用) |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
10 |
平台类(通用) |
赛摩(上海)工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赛摩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
2019年度优秀工业互联网企业CIO奖
序号 |
获奖人员 |
1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副所长刘勇 |
2 |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CIO 董祥国 |
3 |
宝武装备科技智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麒 |
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张亮 |
5 |
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CIO 江军 |
6 |
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明亮 |
7 |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IO 吴国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