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2019年中国汽车线束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9-11-19 08:55 浏览:148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核心摘要:1、2018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需求约为18亿套2012-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2012年以后,我国汽车产量由高速增长进入波动增长阶段,汽车制造行业进入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
 1、2018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需求约为18亿套

2012-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2012年以后,我国汽车产量由高速增长进入波动增长阶段,汽车制造行业进入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901.54万辆,同比增长3.19%,达到近年最高值。

2018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量在近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总计汽车产量为2780.9万辆,同比下降4.2%。如果按平均每辆车需用65套线束计算,则2018年生产的汽车中汽车线束需求量约为621625万套(不包括新旧车维修所需),同比下降1.71%。

2012-2018年中国汽车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2-2018年中国汽车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0-2018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需求量统计情况

2010-2018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需求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汽车线束企业依托汽车制造基地形成六大板块聚集地

目前,国内为汽车主机厂供货的一级、二级配套的汽车线束企业有上千家之多。从地域上的分布而言,依托汽车制造基地,主要分为东北板块、环渤海板块、华东板块、华南板块、中部板块、西南板块等六大板块。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华东地区市场需求最大

2018年,虽然全国总体市场增速下跌,但华南地区销量逆势上涨,同比增长3.0%,其增量主要来源于广东地区,广东省销量以及增速均位列省区第一,江苏省、浙江省紧随其后。而销量靠前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华东地区汽车销量仍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的34.1%。

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地区分布情况

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地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2025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

2017年我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传统车线束市场规模988亿元,新能源汽车线束市场规模4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车的替代,未来传统车线束市场会逐步减小,而新能源车线束市场将以30%以上的年复合增速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传统车线束市场和新能源车线束市场分别为947亿元和367亿元。

2017-2025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2017-2025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来源和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线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关于ICH Shenzhen 2020:

      “2020第十届深圳国际连接器线缆线束及加工设备展览会”简称:“ICH Shenzhen 2020”将于2020年09月02日-0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展会以“智慧工业、连接未来”为主题,以连接器、线缆\线束及加工技术设备为最强展示版块,倾情演绎中国乃至全球在线缆线束加工和连接技术在5G通讯、工业、电器、电子及汽车制造应用领域专业展览会!“ICH Shenzhen”已逐渐成为线束加工及连接器行业的风向标,预计2020年将有超过500家企业,近千余品牌集中亮相。本届展会旨在为连接器、线缆线束及加工设备行业搭建“品牌展示 - 经贸洽谈 - 技术交流”三位一体的高端商贸展示平台,满足了行业内一站式高效采购需求,强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连接器、线缆线束加工行业盛会。

2019部分品牌

展品范围:

1、各类电子/工业/汽车连接器

2、连接器端子焊接及组装设备

3、各类线缆线束末端自动化加工设备

4、AC、DC全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

5、电子线材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

6、连接器、线缆线束检测仪器

7、各类成品线缆线束及配线器材

8、线缆制造及材料

 

参展请咨询:

上海贸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地 址: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668号双子楼A栋602室

电话:13661626920      

E-mail:maofa@oemao.com   

大会官网:www.ich-expo.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15部门: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