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201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现状及区域格局分析

2019-10-08 08:42 浏览:83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核心摘要: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在114亿美元左右。为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重磅利好政策。同时全国各地陆

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在114亿美元左右。为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重磅利好政策。同时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北京、浙江、深圳等互联网业发展较快的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行业导入期

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产品、市场和服务等方面可变动空间大,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正处于摸索阶段。总体来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处于行业导入期。

政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并在塑造产业生态、推动国家创新、提高交通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等部委出台一系列规划及政策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62亿美元

据统计,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在2017年达到114亿美元。据相关调查测算,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216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4,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4.92%。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区域格局

10个省市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因此,自2015年起,工信部就开始布局,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智能万联汽车示范区。截止至201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建立了至少20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初步形成了“5+2”的建设格局。各地区结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状况,依托地区优势、特色资源,积极探索和建设示范区。北京、河北、上海、重庆、浙江、长春、武汉、无锡等地已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积极推动半封闭、开放道路的测试验证。北京-河北示范区具有独特的北方平原地貌特点、夏季酷热冬季冰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异常复杂的交通流环境,为示范区建立更加全面的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测试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示范区已完成多个测试场景建设,为多家国内外企业提供测试服务。重庆i-VISTA示范区具有独特的多雾气候、山川地貌特征繁杂等山城环境,可以提供多样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

北京、深圳和浙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力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受国家的号召,全国各地方政府部门也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开展了大量工作,上海、重庆、北京-河北、浙江、吉林长春、湖北武汉、江苏无锡等地已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积极推动半封闭、开放道路的测试验证,北京、上海、重庆、长沙、长春、深圳、广州等地相继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推动本地区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

具体来看,北京、深圳和浙江杭州因为具备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因而在汽车网联技术上享有研发优势,这类企业通常以与整车制造企业合作的示范方式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而推动当地该产业的发展;而长春、重庆、上海、北京则以汽车制造工业领先,具备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此外,长春、深圳和北京拥有较多优势智能技术提供商,例如大唐电信,华为、大族激光等,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提供了强力的支持。因此,综合来看,北京、深圳、上海、浙江和长春综合实力更为优越,具备较好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潜力。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第18届深圳国际小电机磁材展代表积极参与行业活动,扎实宣传招展招商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