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进步的关键部分。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Junji Tsuda
随着尖端科技的发展与成熟,工业机器人得以成为制造业的主角。
根据IFR数据,2018年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 42.1 万台,2021年预计可达 63 万台,年增长率为14%。
来源:IFR
1
五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全球占比:73%
根据IFR的统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 38.1万台,而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等五大市场占据总市场的73%。
中国:
2017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全球市场 37%,完成了 13.8 万台的销量,超过欧洲和美洲市场总和(11.24万台)。
而从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供应方划分来看,超过10万台工业机器人为国外品牌,中国本土工业机器人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 31% 下降到2017年的 25% 。
日本:
作为拥有安川电机、川崎、欧地希等工业机器人产业领导厂商的日本,2017年供应了全球 57% 的工业机器人产品,比去年增长了45%,大多销往了北美洲、中国、韩国和欧洲。
此外,日本工业机器人在本土的销量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18%,为 45566台。
韩国:
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超过全球平均数(85台/万名员工)的 8 倍。
但2017年韩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下降4%,为 39732 台。
来源:IFR
美国:
美国作为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家,2017年保持了七年的工业机器人连续增长,达到 33192 台,增长6%。
德国:
德国作为全球第五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7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 21404 台,较上一年增加7%,稳居欧洲第一。
2
工业机器人最大应用领域:汽车
国内工业机器人主要用途
2017年,应用在汽车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占总出货量的 33%,销售额增加 22%。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中的占比最高。广泛且相对均衡的市场分布,有利于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
电力电子产业在2017年市场达到12100台,与上年相比增长 33%,占据2017年工业机器人总供应的近三成。
金属工业(包括工业机械、金属加工等)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逐渐增加,在2017年的需求占据市场总供应量的 10%,销售额增长 55%。
此外,大型金属和金属产品企业正在实施包括机器人技术在内的工业4.0自动化战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
3
2018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保持平稳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
2018年以来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 22304台,比上年增长 22.4%,销售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
来源:CRIA
来源:CRIA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包含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保持增长的趋势,增长速度表现出现断崖式回落,1-10月产量 118452 台,同比增长仅为 8.7%。
此外,与先进的制造业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还有不少差距,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仍有巨大上升空间。
2010-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台)
世界各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比较(单位:台/万人)
据预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2017-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增速可达 30% 以上,到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量超过27万台。
4
中国工业机器人专利布局量位居全球首位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的一份《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与日本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重点专利布局国,其中,中国的专利布局量最大,占全球总量的 36.5%;
其次是日本,其专利布局量占全球总量的 24.4%,这两国专利布局量占比高达 61%,占据绝对重要的技术地位。
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保护地域分布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中国在2006年前后的专利申请量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
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主要保护区域近二十年申请趋势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共计 111306件,其中本土品牌占总量的 93.4%,而中国企业是申请主力军。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专利技术的构成方面,机械本体、控制系统申请量最多,驱动机构排第三,感知系统的专利布局量最少。
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分布分析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目前,欧洲和日本是工业机器人本体主要供应商,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四大机器人巨头占据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约50%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也以四大巨头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占据。
全球工业机器人部分厂商地域分布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时间较短,尚处于起步阶段,量产时间不过八年。据了解,国产工业机器人技术比国外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落后15年内左右,即使和国外的二流企业相比,也要落后5-10年左右。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历经了改革开放40年的蜕变,中国的制造业起步晚,但是发展却十分迅速。
在小编看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未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必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打造更加响亮的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