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老板病
前两年,有一个制造业企业家想给干股拉我入伙,但是我去参加了一次他们公司的例会,回来后就决定不要他的股份。
我只关注到一个细节,就是整个下午三个多小时的会议,除了我这个外人说了两句,全是他一个人在讲话,整个公司的高管团队,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
这样的公司你可想而知,除了老板一个人拼死拼活的干活,其他人都是旁观者,这个团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2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个公司发展果然不是很好,原来的转型项目没了下文,蜷缩回传统业务苟延残喘去了。
不可否认,传统企业家很多都是筚路蓝缕的发展,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人脉关系逐渐壮大起来的。但悲剧就在于,这种成功对于企业家自身的束缚,已经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障碍。
更可怕的是,跟着老板一起筚路蓝缕开创成功的元老团队,他们是这种成功的既得利益者。任何人都不能质疑这种成功经验。
这个时候,就算老板们痛下决心想要变革,也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内部进行大清洗,清除元老,落下个无情无义的骂名。要么内部进行妥协,在新晋者和元老中间和稀泥,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远来看必将引发更大的冲突。
所以,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尤其是曾经很成功的企业家,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破除自己的权威,摘掉自己的光环。这个过程很痛苦很艰难,但是必须去做。
因为只有突破过往成功的束缚,我们才能迎来更大的成功。
6、结语
其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坑还有很多,只是时间篇幅所限,也就不再一一列举。
这几年走访了这么多家制造企业,感慨良多。
感慨我们和外资企业的制造水平差距还很大,真的很大。比如我拜访松下电器,25年的老旧工厂,生产的早已没有人买的非智能手机,业务连年下降。
但是走进车间,整个工厂干干净净,精益管理体系十分完善,品质控制一丝不苟,让我对日本的制造业水平有了深深的敬意。
感慨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百态,糊里糊涂者有之,朝令夕改者有之,怨天尤人者有之,在死亡边缘挣扎着更有之……
然后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亮点企业,车间里播放着流行音乐的时尚工厂,楼道里一尘不染的精益工厂,科研能力卓越的技术工厂,智能化水平极高的未来工厂……
紧挨着两家服装企业,用一大块布料的西装50元愁卖,一小块材料的内衣1000元抢着买,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冰火两重天。
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是我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只有产业的新陈代谢,没有帝国的夕阳。”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我们一直在路上。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