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一口吃出来一个胖子,中国光伏办到了。
“十三五”目标提前完成
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4.4GW,截至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2GW,提前3年完成“十三五”装机目标已无任何悬念。
此前,《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计划到2020年实现太阳能装机110GW,其中60GW是分布式,5GW是光热。
抢“6.30”,地面电站项目集中并网,成为上半年装机量猛增的主因。
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光伏电站新增装机4.78GW,二季度新增装机12.51GW,上半年新增装机17.29GW。
市场何去何从?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曾预测,2017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将处于20GW-30GW区间。
现实是今年上半年的装机量已远超预测区间的下限,并完成预测上限超80%的水平,“6.30”提前透支了市场增量,下半年市场该何去何从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行业人士预测, 鉴于市场已补透支,今年下半年或难现上半年的市场盛景,全行业很可能就此陷入平静,甚至会出现转冷的局面。
光伏市场透支未来3年的成长空间,亦是业界担忧所在。
“未来3年是新增指标,还是按照现在的目标执行,这都持续考验着各方的神经。”某一线光伏企业高管质疑道。
事实上,《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出炉以来,各方就对这一规划略有微辞。
有行业人士认为,国家能源局设定105GW的目标偏向保守,不及此前150GW的市场预期。同时,《规划》的制订也有不够科学、合理之处,比如地面电站配额设定界限模不清。
据悉,即使按照2016年底77.42GW的装机量来算,105GW的装机规划中,已无地面电站配额。
后6.30迎新挑战
“6.30抢装潮”结束,我国光伏业迎来全新挑战,首当其冲的是调整规划。
地面电站是国内光伏组件、电池的需求主力,仅凭分布式根本无法消纳国内光伏制造的巨大产能。
数据显示,中国光伏组件、电池产能已超过60GW,2016年的产量超过53GW,国内需求为35GW,占比60%以上。
因此,在我国光伏装机已触及规划上限的背景下,相关方面亟待重新调整规划目标,以明确发展方向,方便相关企业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部署。
后市投看淡?
其次,行业“先热后冷”,如何消化剩余产能也推到了前台。
“市场存量、增量在上半年集中释放,必会导致下半年的量无法跟进,形成配合和支撑,这将是成为行业面临的一大尴尬。”某光伏企业高管表示。
对于未来光伏市场发展形势,不少业内专家开始转向谨慎。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公开场合表示,下半年有领跑者、美国市场、扶贫、分布式以及部分国外市场需求,所以仍将有一定规模的市场支撑。但未来三年国内市场增速存在下滑的可能性,不能盲目乐观。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