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工控网讯 自工业4.0的概念问世至今,每逢4月,有关于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新风,都会起于德国,并瞬间席卷全世界。今年的一阵智能制造旋风,当然也不例外。历经过往三年的探索与积淀,工业4.0这一彼时包罗万象的抽象概念,如今越发变得细分化和具象化。
较之以往,本轮关于智能制造的热议更多地聚焦于四大细分主题,即:
数字化工厂(Digital Factory)
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oT)
人机协作(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
智造新生态(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cosystem)
四大主题皆由工业4.0衍生,相互关联,共同发展,其中蕴藏着开启智能制造未来之门的钥匙。
数字化工厂(Digital Factory)
数字化工厂是综合利用软件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其他各种相关支撑技术,对涵盖工厂研发设计、工艺路径规划、生产工程、生产执行以及服务全价值链进行数字化整合,从而帮助制造业企业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及灵活性,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将优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列为制造业转型提质八大行动之首,认为数字化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必由之路。
无独有偶,德国工业4.0的领军企业们,也将数字化工厂认为是实现工业4.0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数字化工厂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oT)
2017年被称为工业物联网元年,从GE Predix到Siemens MindSphere、ABB AbilityTM、SAP Leonardo,再到航天云网INDICS、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制造业大鳄们纷纷投身工业物联网之战,战略重心如今已然跃上云端,“织网”无疑已成为新一轮抢占市场竞争至高点的不二法门。
工业物联网致力于实现数字虚体与物理实体之间的互联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进而辅助企业管理决策,这恰恰与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高度吻合。至于实现方法,则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究竟是试图借助通用软件与平台打破行业藩篱,以期有效解决不同行业间的共性问题,从而帮助制造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美国派会取得胜利?还是以垂直专业领域know-how和历史积淀为基础,邀请各领域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生态系统的德国派会成为主流?亦或是擅用中庸之道的中国派会最终胜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nbsp;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