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信业对共同形成一个低功耗、广域覆盖(LPWA)的物联网标准已经达成共识,NB-IoT标准应运而生。而随着NB-IoT即将完成测试,正式进入商用阶段,业界对于它的关注度和讨论也是逐渐升温。
华为Iot解决方案营销总监刘建峰在7月21日举办的“OFweek 2017中国物联网大会”上,对物联网技术的一些最新进展以及华为在相关领域的一些动向为现场观众做了全面阐述。
刘建峰认为,共享物联网已经迎来爆发机遇,不久后的未来,我们将迎来万物互联的智能化社会。
他同时透露,2020年,将有70%的物联网使用LPWA技术。在2016年6月16日,NB-IoT技术协议获得了3GPP无线接入网(RAN)技术规范组会议通过。从立项到协议冻结仅用时不到8个月,成为史上建立最快的3GPP标准之一。在9月完成性能标准制定和12月完成一致性测试后,NB-IoT已经全面进入商用阶段。
据介绍,华为NB-IoT Boudica 120芯片是在今年3月底正式进入了商用,可以规模发货(月供百万),支持的频段位700/800/850/900Mhz;Boudica 150补齐高频1800Mhz,9月底将提供商用。
刘建峰接下来列举业界其他厂商的相关进展:Intel、 Sequans等也已经宣布可提供NB-IoT芯片; Intel、 Sequans,高通则宣布2017年将提供NB-IoT/eMTC双模芯片。uBlox、移远和Telit,这三家2017 H1都已经具备商用能力。
接下来刘建峰对华为eLTE业务进行了讲解。据介绍,华为eLTE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4.5技术的免授权频谱接入方案,既可支持eLTE-U技术,也可支持eLTE-IoT技术。可同时承载数据、物联、定位等多种业务,在解决有线网络部署困难、成本高等问题基础上,改善现有企业多种网络并存的烟囱式组网格局,为数据共享提供最大便利。
其中,eLTE-U支持2.4GHz/5GHz免授权频谱;由于采用先进技术,覆盖距离为WiFi 2~3倍;eLTE-U支持小区减无缝切换,最大移动速度可达160Km/H;9级QoS控制,保证不同业务优先级。
eLTE-IoT可支持免授权ISM频谱(中国频谱范围为470~510Mhz);由于采用了先进的Slotted ALOHA技术、以及小包数据快速传输技术,单小区可支持5K终端接入;低功耗支持终端电池10年寿命;覆盖距离最大可达0.5~1km。
华为对于生态圈的建设也不遗余力。据了解,面向合作伙伴,华为发布了 “IoT解决方案伙伴计划”,并提供三大平台支持IoT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集成和认证。面向开发者,刘建峰透露华为将投入10亿美元进行扶持。同时华为构建的开发者社区为伙伴提供内容5大产品系列的源码、API、开发文档 、工具下载和学习指南,包括Huawei LiteOS、Oceanconnect IoT平台,EC-IoT,NB-IoT和OpenLife智慧家庭。
面向合作伙伴,华为在全球构建了“6+8”开放实验室,在深圳,西安,上海,日本东京,新加坡,德国杜塞构建了6个自建OpenLab,并帮助Vodafone等全球8个运营商构建了OpenLab。伙伴可以在OpenLab中完成应用创新、开发、集成测试和认证,通过华为IoT认证可以获取在华为Marketplace上展示和销售的权益,以及作为华为项目的推荐合作伙伴。
刘建峰最后表示,华为对于物联网的爆发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不仅在技术的研发上不遗余力,同时努力构建的合作伙伴生态体系也旨在共建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共同创造共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