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向前沿领域出击
记者调研发现,在环境倒逼之下,企业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明显加强,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逐步推动产业间、区域间推陈出新。
在今年3月举行的一场国际经销商大会上,美的集团空调事业部广州智能工厂厂长汪小进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全球市场展现了最新“智能工厂”——100多台机器人、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完成铜管折弯、安放压缩机、部件组装等步骤。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管理者可对生产全部环节实时监督。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目前已在服装、家电、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大范围实践。
此外,“中国制造”也向前沿领域出击:山东华星环保集团研发出低密度高强度石油压裂支撑剂,打破国外企业在石油开采材料上的垄断;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联合研发、部署的5G试验基站实现了每秒2千兆以上的单终端下行峰值速率;用国产CPU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世界首台运算速度超过每秒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创新因子流动汇聚,打破传统发展格局,一批新产业集群正在崛起。湖南株洲的“动力谷”、武汉的“光谷”、深圳的无人机……积极吸纳、移植高端生产要素和先进分享技术,区域间产业承接更加平衡,制造业“新版图”正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2%和32.2%。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从中长期看,我国制造业正处在 爆发前夜 。虽然尚未实现总体跃迁,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很大,但向好趋势逐步明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说。
人物专访
“中国制造”就缺“工匠精神”
格力董明珠: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得到遏制
如何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如何打造更为优化的营商环境?如何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日前,记者独家专访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谈现状:
“劣币驱逐良币”得到遏制
记者:你认为中国制造业有哪些向好的趋势和苗头?
董明珠:“中国制造”首先在品质控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有段时间“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印象不佳,是一些不良企业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造成的,甚至样品跟成品不一致,影响了形象。现在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已经得到了遏制,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已经开始渗透到企业的骨髓里。这是第一个好的现象。
3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