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机器人网讯 饲料码垛机器人,占据国内70%的市场份额,并出口柬埔寨、越南、保加利亚等地;“巨无霸”龙门机器人,国内首创的大跨度高速重型机器人,可一次性负载1吨重量,全面实现橡胶轮胎行业重型分拣、码垛、搬运的无人化;高精度纵走机械手,国内第一款出口到日本丰田的机器人产品……
①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公司生产的码垛机器人
②青岛通产智能公司生产的银行智能服务机器人
③青岛速霸公司生产的喷涂和打磨机器人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青岛已崛起为机器人产业的“高地”。
世界机器人“四大家族”——德国的库卡、瑞典的abb、日本的安川电机和发那科均已落户青岛高新区,不仅带来了销售和技术支持团队,还将研发力量逐步向这里倾斜。此外,日本那智不二越、沈阳新松等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也纷纷到高新区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高新区已拥有科捷自动化、宝佳自动化、诺力达智能科技、通产智能、海尔机器人等100余个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近130亿元。孕育出的机器人产品,已覆盖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关键部件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涉及码垛、焊接、装配、搬运、喷漆等不同工业领域以及农业、康复、水下清洁等服务领域的应用,逐步形成我市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的产业集群。
引凤来栖,消化外来先进技术培植本土品牌
截至目前,机器人排名世界前10的企业,已有6家到青岛高新区落户。“引凤来栖”,是我市扶植和培育这一新兴产业的首要战术,即通过学习先进制造技术,引进高端研发能力,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库卡机器人在青岛国际机器人中心设立约1000平方米办公、经营场地,针对家电、机械、汽车等行业开展工业机器人在生产自动化应用方面的研发和推广;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将北方地区第一个分支机构设立于此,开辟的工程应用中心主要开展机器人专业方案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设立了fanuc机器人应用中心,主要从事工厂自动化系统工程的研发、设计。
“高水平引进的背后,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还为扶持和培育本地优秀企业引来了学习范本。有潜力的本土企业在日渐增多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对技术的消化和再创造。”高新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事业部部长李德强对此深有感触,他亲眼见证了宝佳、科捷等企业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码垛机器人和远程在线监控服务平台,目标已与日本株式会社不二越公司合资成立宝佳那智机器人应用研究院。董事长高明作告诉记者:“之所以跟这家日本企业合作,是因为其旗下的机器人品牌那智是世界最著名的机器人品牌之一,通过合作可以不断增强宝佳对核心技术的占有能力。”目前,诞生于研究院的“宝智”品牌,已累计收到国内外1700余家企业的生产订单,产品触角已延伸至啤酒、饮料、化肥、面粉、药品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