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工业机器人“大热” 人才培养如何跟上节奏

2017-07-12 15:29 浏览:615 来源:工业电器网 头条号   
核心摘要: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作为其腾飞的重要基础备受关注。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OFweek机器人网讯 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不是技术短缺,而是应用人才严重缺失。

工业机器人“大热” 人才培养如何跟上节奏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作为其腾飞的重要基础备受关注。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与此同时,一个问题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不是技术短缺,而是应用人才严重缺失。

如何以及怎样培养工业机器人工程人才?6月28日,全国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培养项目在京启动,工业机器人工程师首次有了培养和评价标准,这或许能对缓解国内机器人应用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荒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工业机器人很火 人才却有10万缺口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快速提高促使企业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学界一直有一个观点,当前限制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不再是关键设备和技术,而是专业研发和应用人才的紧缺,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工业机器人行业将会畸形发展甚至未发展便萎缩。

工业机器人“大热” 人才培养如何跟上节奏

对此,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深以为然。他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将近10万,而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相应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左右。由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刚刚兴起,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而且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机器人应用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荒问题异常突出。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虽然发展迅猛,但机器人真正取代人还比较遥远,人机协同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所以研发和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工程师成为了这个行业紧缺的人才。

据不完全测算,目前仅仅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有6000多家,人才缺口达5万人左右。企业不仅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拉德国总理站台,把仿生机器人玩上天,解密这家公司的黑科技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