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嘉宾
近几年,天津滨海高新区未来科技城所运行的项目准入制一直以“史上最严苛”而闻名。这个项目准入制对于产业类型、项目标准、环境影响、投入产出以及工程建设5方面都层层把关、逐级筛查,坚决对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项目说“不”。就在上个月,一家名为禧天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塑料家居民用品制造企业在未来科技城正式投产运营,这引发了记者强大的好奇心。因为在传统印象中,塑料业一直与“污染”二字挂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家塑料品制造企业可以进驻于此?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未来科技城的禧天龙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并专访了该公司的董事长潘世兵。
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不可否认,如今我国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在的人工成本很高,且出现了‘工人荒’,很多年轻的劳动力并不希望从事强度高、重复性大的工作。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采用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恰恰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潘世兵认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时下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给原有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就连刚刚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也把‘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作为主题,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以工业4.0、智能制造为大背景的发展新时期已经来临。”
“以禧天龙在北京通州的生产基地为例,过去每一台机器都需要3个工人共同作业,其中至少有2名工人是专门针对溶化塑料进行人工搅拌的,效率很低,而且产品品质很难做到精准的把控。”潘世兵坦言,在非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下,工人们连喝口水、抓个痒都会对产品品质带来影响,这导致了公司出现了产能不足、标准成本难控制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面临这种情况公司只得把产品的利润加高,以此防止生产上的某个环节出现纰漏,从而可以实现覆盖。
“而现在,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走入生产车间后,给电脑设定什么模式,机器就生产什么产品,且标准统一、质量统一,每台机器只需要一个工人参与产品修边、贴标签等零散工作,使得生产车间的人工成本瞬间降低了60%,但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0-30%。”据潘世兵介绍,目前天津生产基地配备了意大利PIOVAN自动供料系统、奥地利恩格尔注塑机、以及国产的海天注塑机,并配备了占地10000平方米的智能化立体仓库。
“每台注塑机上都配备有独立的储料罐、称重系统、混料系统、操作显示屏等。在操作显示屏上可设定每种原材料的配比,也可记录每种原材料在任何一个时间段的使用情况。这些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远程查看每台设备原材料实时使用情况。”潘世兵告诉记者,虽然这些设备都价值不菲,短期内的收支成绩也并不亮眼,但从长远角度讲,这会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电循环利用解决环保问题
“不太了解塑料产品制造的人可能都会对这个行业产生一定的偏见,认为塑料等于高污染。但其实在使用自动化生产后,注塑行业并不会对外排废水、排废气。塑料原料进入到机器后,通过电加热溶化,200度左右的塑料就会流入模具中进行注塑。冷却水通过电脑控制,使用后会进入冷却机中冷却,之后再参与到新一轮的循环利用。”
为了符合未来科技城在环境方面的严苛要求,潘世兵特别从意大利引进了一键启动控制的全自动封闭冷却系统。该系统可通过中央控制电脑实现对冬夏季切换、模具水温和机台水温的控制,使整个系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高效节能运行状态下。同时冷却水分为相互独立的两部分:模具冷却水为软化水,防止管道和模具结垢影响生产效率和能耗;注塑机冷却水为添加防冻液的软化水,降低系统在冬季结冰的风险。全封闭的结构使其避免受环境的污染,对温度的控制更加精确和高效,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注塑机里的防冻液为例,我们使用汽车用防冻液即可,且一年的使用量也只有8-10吨。”潘世兵说。
研发创新加速 打击假冒伪劣
现如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供给侧改革的引领带动下,各行各业都在通过创新研发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塑料行业也不例外。
“我们认识到技术创新在公司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建设天津生产基地的同时,还把公司总部从北京搬到了天津,其中研发团队已先期在这里开展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潘世兵告诉记者,他们在天津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局限在生产领域,而是要打造一个侧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型企业,以此带领公司向高端化发展。
“2014至2015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额的2%左右,而在高新区投达产后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3-5年内这个比例将达到5%左右。”潘世兵表示,近期将在天津集中力量进行纳米抗菌厨房类产品与工业设计的研发。
目前,禧天龙已搭建起了一支过硬的工业设计团队与一套完整的激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和管理办法,从而保证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现在公司所有的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已达到50余项。我们还积极寻找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除了与北京、浙江的高校在工业设计方面进行合作,目前还正在与中科院理化所针对推进纳米级新型材料和智能制造系统的研发进行接洽。”
在谈及为何如此重视研发的原因时,潘世兵表示,这是由于市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客观决定的。“一个新产品的诞生离不开模具的设计,而在完成设计后模具的图纸就会在试模具的打样阶段成行,而在这一阶段,很多侵权者弄取模具信息,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和损失。”潘世兵为此头痛不已,他说,“为了打击侵权行为,我们先后与两个律师团队签约,对侵权行为通过工商举报、起诉等途径进行打击。因此,我们开始通过创新研发来寻求另一种途径的自我保护。”他说,“我们只能提高自身团队的力量,让产品推陈出新得更快。现在,仅在整理收纳一个单项上,我们每个月都会推出一批新的设计。”
“我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把优质的产品挖掘出来提供给消费者。在做好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潘世兵认为,“未来,像我们一样的传统制造业厂商势必会往高科技含量、高品牌信誉度的方向发展。因此,提升制造业产品的品质、打造良好品牌是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任务。
日用塑料制品
进入加速期
日用塑料制品主要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制品。主要包括:塑料盆、塑料托盘、塑料衣架、塑料碗、塑料勺、塑料篮等。日用塑料制品因其花色种类繁多、轻捷方便、卫生舒适等优点,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了传统的铁、木、竹等传统材料。塑料鞋、塑料箱、包、印花薄膜、家庭及个人生活用品等均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全新的领域服务于人类社会,预计其总产量每年将达320万吨。
近年来,不少设计师、家具企业相继推出富有时代元素的塑料家具产品,塑料家具正逐渐成为家具巨头抢占的“大蛋糕”。随着环保需求不断升级,“以塑代木”时代来临,塑料家具凭着大胆的色彩运用和时尚的设计风格正逐渐成为家具行业的新势力。各大品牌中高端塑料家具产品的不断推出,塑料家具市场策略从低端大众消费逐步朝中高端消费市场发展。
自2011年以来,中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整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产量均高于400万吨。同时,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的增长率也一直保持上行态势,由2011年的-29.0%逐步上涨至2014年的22.9%。2014年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增长速度达到近五年来最高值。2015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在国内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业整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随着产业投入加大、技术突破与规模积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行业开始迎来发展的加速期。
目前,中国已步入世界塑料大国行列,不过,行业总体呈现“大而不强”的格局: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效益低,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企业多、小、散。由于我国目前市场行为还不够规范,一些企业缺乏自律,为了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企业间的越激烈竞争,导致了竞相压价现象的出现。未来,我国塑料制品业发展将更为迅速,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仍面临着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塑料机械整体水平不高、部分企业缺乏自律、部分塑料制品标准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业内专家建议政府管理部门通过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节能环保技术的升级,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工艺,以达到国际市场标准;引导并支持拥有技术、资金、人才优势的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对塑料原料及辅料、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研发,加快对塑料制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引导产业向集群化发展,以此推动我国塑料制品业快速健康发展。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