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如何赶超台湾地区的?
众所周知,因为Note 7爆炸案,三星电子的手机市场占有率下滑到了15%,于是他们开始了改变了业务比重,加大了OLED、半导体业务的生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手机闪存市场,根据第三方数据表示,三星手机闪存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4%。
此外,三星还积极发展半导体代工业务。2017年5月中旬,三星成立了半导体代工业务部门,与台积电等代工厂商争夺客户。
在三星看来,随着芯片业务以及芯片外包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行代工业务是增长营收的必要手段。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几家企业能够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工厂,并为新制造工艺投入研发资金。这也正是过去几年中,台湾半导体能够增长,半导体设备销售能够稳居第一的主要原因。
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的芯片业务2017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达到105亿美元,占据了整体营收的一多半。但是,这一营收尚不足台积电当季75.3亿美元营收的一半。
此外,通过改进制造工艺,三星代工业务欲同台积电、英特尔抢夺市场份额。可以说三星对于先进工艺的追求以及代工业务的发展,将不断推动三星在半导体设备方面的需求。
那么对于三星以外的韩国企业,半导体设备的需求情况如何呢?
据了解,很长时间以来,韩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原本由美国及日厂独占。2009年底,韩国开始重点推进低温化学气相沉积、蚀刻设备、铜制程化学机械研磨设备、关键点测量设备、离子掺杂设备等7个商业化项目。在韩国大力推动国产化下已逐渐有成效,开始取代进口产品,半导体核心设备正迅速国产化。
此外,韩国的半导体设备与制造企业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有相当数量的设备企业早年是从韩国国内半导体企业或其企业集团中分离出来的。
随着三星、SK海力士在内存芯片产业方面的不断发展,韩国对于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也必然保持高位的增长。
中国大陆高速增长,但高端设备缺失
根据SEMI的数据来看,中国大陆地区已经发展成为继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之后的第三大半导体设备市场。根据 SEMI的数据显示,2015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营收达 373 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营收48.8亿美元,占比13.09%,较2014年上升1.43%。这一增长趋势,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将继续保持下去。
是什么原因推动了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增长呢?高企的增长率除了国内对中芯国际、长电等企业的扶持外,还有就是格罗方德、台积电等知名企业和国内的合资或者投资建厂,给中国大陆带来了增长的机遇。毫无疑问,中国大陆在未来几年在半导体设备方面有高速增长的需求。
但与高速增长需求不相匹配的是,国产半导体设备,尤其是在高端设备的缺失,提升了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准入门槛。
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10nm时代,中国大陆目前半导体设备技术暂时无法迎合现在的市场需求。这里不是说以中国大陆的技术造不出来先进的半导体设备,而是中国大陆现有的生产水平制造不出低成本的半导体设备。
但是国内半导体设备制造业是最为薄弱,与其他环节存在国际领先者不同,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市场格局分散,中高端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垄断,亟待行业整合。具体体现为国内自制设备国产化率偏低甚至下滑,产能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求。
行业专家莫大康认为,发展设备业之所以最为困难,除了资金、人才等问题,最关键是使用量太少。
实际上,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半导体设备进行支持,但是目前半导体设备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欧美厂商手中,可以说,虽然数据上显示,韩国、中国大陆在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销售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其中能够自给自足,依靠自身生产的设备并不多。
其实,本质上来说,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在设计水平上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大,但是问题在于,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如何能够度过样机阶段,解决质量问题,满足量产的需求。
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销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的飞速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需要的高端半导体设备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国内企业很难满足自身的需求,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解决半导体设备的高质量化!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