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 去年,iPhone 7上市的时候,曾有报道显示,iPhone 7核心处理器A10芯片采用了宁波江丰电子材料的产品,是中国电子产品第一次应用在16nm FinFET+技术大规模集群。
最近有消息称,江丰电子拟赴创业板上市,此次上市拟发行新股5469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21876万股。
2017年4月,江丰电子更新披露招股书。招股书披露,本次江丰电子发行不超过5469万股,募集资金3.1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年产400吨平板显示器用钼溅射靶材坯料产业化项目、年产300吨电子级超高纯铜生产项目、年产300吨电子级超高纯铝生产项目、分析检测及客户支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其中用于扩大产能的资金为2.11亿元,占全部募集资金的66.79%。
随着江丰电子即将上市,这将是又一家受益于苹果手机供应链而上市的中国公司。
江丰电子是怎样一家公司
据了解,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是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及工信部重点扶植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门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
创业团队核心人员由海外高层次归国留学人员构成。先后承担了国家02重大专项、国家863重大专项、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工信部电子发展基金等国家级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公司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83项,其中发明专利139项。
而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博士是世界范围内掌握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关键技术的著名专家,曾任世界500强的霍尼韦尔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江丰电子目前已成为国内材料最齐全、工艺最完整、设备能力最强、产能最大的超高纯度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生产基地。
作为全球范围内掌握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关键技术的核心专家之一,11年前,已经在日本工作的姚力军带着技术回到国内。姚力军曾表示,当初向美国的霍尼韦尔和日本大阪太业申请购买超高纯钛,结果都被拒绝了,于是决定自己制造。
2005年10月,江丰电子实现了第一块中国制造靶材研发成功,每天500公斤的产量看上去并不算多,但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产品几乎为0,填补了中国溅射靶材工艺的空白。当时,中国不仅溅射靶材工艺是空白,就连生产靶材的高纯金属原材料也要全部依赖进口。
姚力军——世界 500 强里的顶尖专家
姚力军在芯片业的这种突破,要从他的大学时代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还在哈尔滨读大学的姚力军就已经展现出了经商天赋。对计算机格外感兴趣的他,不仅创办了一所大型计算机培训机构,还整日往返于哈尔滨与中关村之间,当起了“倒爷”。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可以安装50多台计算机,一年下来能有几十万元收入。开着私家车,手拿大哥大的姚力军出入校园,很是拉风。
“当时我们销售的产品几乎都来自日本和美国,我一直纳闷:这种芯片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出来?” 从此,姚力军有了一个无法抑制的念头——到国外亲眼看看,全世界最好的芯片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日本的高端制造业是如何运作和管理的。
1994年,已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的姚力军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他放弃了国内收入丰厚的事业,赴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读博那几年,每天凌晨两点半才能结束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为了解决一项技术难题,最长的一次,是周一上班周五才回家,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因为眼底充血,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粉红色的。”
取得广岛大学的博士学位后,姚力军进入全球500强霍尼韦尔公司工作。由于学识出众,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勤奋与毅力,短短几年,姚力军就从普通的研发工程师成长为这家跨国公司电子材料部门的日本生产基地总执行官。
2003 年,姚力军出任该公司电子材料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成为世界新材料行业里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家之一。
江丰电子如何实现零的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江丰电子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高纯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平板显示、太阳能等领域。
江丰电子生产的类似饼状的金属材料,叫高纯度溅射靶材,它正是制造芯片上金属导线的关键材料,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四家公司掌握这种材料的制造工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