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生产车间 摄影:黄彪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黄彪):在推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位于长三角的南京积极贯彻中央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成立南京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智能工厂培育计划,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的推广应用,推动“南京制造”向“南京智造”转变。
车门是轨道交通车辆上使用最频繁的部件,而轨道车辆造成的清客事件(一般指列车故障短时内无法排除,不得不让乘客离开车厢后列车退出运营)大多数是因为车门故障导致的。以北京城市地铁为例,故障处理时间一旦超过10分钟,将导致其地铁运行网络瘫痪。从此可见,车门的可靠性对于依赖轨道交通通勤的大城市来说是多么重要。
南京的康尼公司是制造车门的专业公司,包括地铁车门和高铁车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跃升为国内城轨车门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上市公司。为匹配“中国制造2025”战略,康尼车门技术和产品制造正向“智能化”转型。经过两年的持续投入,目前康尼在各工序上已经投入产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达到20余套,节省工人34人,年创经济效益400余万元。康尼轨道交通事业总部副总经理毕光明在介绍钣金生产线时表示:“这是钣金生产线,以前是16人,现在是7个人,这7个人中间还有2个人是安全考虑,配置双班的。”
在谈到机器人是不是抢了工人的饭碗,毕光明说,虽然使用机器人有风险,但对企业长远效益还是有提升,“总体而言肯定是好事,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安全性方面,肯定有风险系数在里面。但是对企业运营来说,成本是可持续的,那用人减少了,可以放到其他岗位上去。”
在南京,同样在推动智能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还有菲尼克斯(中国)公司。作为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自1993年扎根中国以来,菲尼克斯电气已成功运营20多年,目前该公司正在为推动“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做出自己的努力。菲尼克斯(中国)总裁顾建党说:“今天菲尼克斯的公司现在处在工业3.0的状态。同时在过去的三年中,菲尼克斯在推动工业4.0和智能制造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为推动这一目标,公司内部已经建立非常多的团队和战略方向。”
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也有企业认为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到真正优化产能,提高经济效应。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电力保护控制及智能电力装备。该公司总经理李九虎认为,其所生产的设备属于多品种小批量,所以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目前还不能盲目大量采用机器人制造工艺,但会积极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
不过,面临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用工成本增长的情况,智能制造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菲尼克斯(中国)总裁顾建党看来,智能制造是江苏省以及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相信整个南京和江苏转型中智能制造是最关键的,因为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在未来的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这是一个最根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