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追寻能源本质:储存的进化

2017-05-24 16:32 浏览:487 来源:能源评论   
核心摘要:随着低碳趋势进入不可逆转的轨道、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能源结构是多元化的,多种能源形态将并存。而风、光、水等能量来源是离散分布的,这让人不禁疑惑:能源发展是否将背离从分散到集中、从低密度到高密度这一规律呢?

亚洲工业网讯:我们一向热衷于从物质层面讨论能源的发展和变迁,这当然无可厚非,毕竟大多数时候能源首先是作为一类物质而存在。但当我们把眼光逡巡在“水面”之下,试图找出能源发展的深层动因和内在规律时,似乎可以发现一些隐秘的“暗线”在不羁地波动,它们既指向能源发展的本质,也彰显着人类文明进程中某些微妙而深远的规律。

从信息储存到能量储存

人类逐渐区隔于动物界,最关键的在于大脑的进化。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认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人类祖先大脑内部的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与沟通。当时,人类的大脑只占身体总重的2%~3%,但在身体休息时大脑的能量消耗却占了25%,其他猿类在同样状态下的大脑能量消耗只占8%。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人类大脑储存了更多的信息,大脑储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种信息储存能力与认知能力相互促进,最终使人类在成为地球主宰者的路上走得更快。

借助于发达的大脑,人类社会后来出现了图画与文字,出现了印刷术、光盘、优盘甚至云端,整个人类进化史,也是一部人类信息活动的演进史。信息积累和传播的效率越来越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可以说,文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都缘于信息储存能力的提升。

信息储存带来了文学、艺术和科技的发展,而人类所发明的花样繁多的食物储存技术,则让其有效地增强了体质,延长了寿命,拓展了活动范围。动物驯化、粮食种植、肉食加工保存、酿酒、罐头等等,都是对食物的储存方式。储存食物的能力让人类免于饥饿、便于迁徙;而随着储存时间不断被延长,使人类终于突破了地域限制,走向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在物质和信息储存推动文明进步之时,作为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能源的发展也不自外于这一规律。从能源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发现,能源演进就是能量储存不断改进的过程,遵循着从低密度到高密度、从分散到集中的趋势。储存能力的增强、效率的提高,在不断改变着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也有力地保障了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从钻木取火开始,人类开始使用薪柴这样的初级能源,这一最易获得的生物质能,支撑了人类数千甚至数万年的发展。此外,人类学会了使用风力和水力,并驯化了动物以获得畜力,这些机械能成为人类自身力量的延伸。到后来,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在能源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意义。化石能源可以集中储存和运输,大大减少了搜集薪柴所耗费的人力成本,提升了能源获取的便捷程度。从薪柴到煤炭再到石油,人类使用的主导性化石能源的能量密度不断增加,成为了技术快速进步的最大动力源,煤炭和石油分别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地改造了世界经济政治结构。

当煤炭在能源舞台上逐渐黯淡,石油也因“峰值论”的破产而走下神坛,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天然气,认为它是向未来能源体系过渡的最佳桥梁,也将是清洁能源大行其道之前“碳家族”的最后辉煌。与此同时,人类对能量密度最高的核能也寄予厚望,在核裂变与核聚变领域的孜孜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

未来能源依赖储能突破

随着低碳趋势进入不可逆转的轨道、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能源结构是多元化的,多种能源形态将并存。而风、光、水等能量来源是离散分布的,这让人不禁疑惑:能源发展是否将背离从分散到集中、从低密度到高密度这一规律呢?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储能技术。储能技术可以把分布式能源进行聚集式储存,如此,即便能源生产是离散的,能源的使用依然是集中式和高密度的。

1  2>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理想汽车CEO李想年薪6.4亿

上一篇:

国家能源局通报4月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涉光伏20起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