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北大教授讲解3D打印助力考古 3D打印一带一路提升教育水平

2017-05-14 04:04 浏览:385 来源:杭州网   
核心摘要:近日,“一带一路”创新教育行动国际合作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杭州市艮山中学)艮山校区举行。

亚洲工业网讯 近日,“一带一路”创新教育行动国际合作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杭州市艮山中学)艮山校区举行。此次论坛以3D打印“一带一路”教材编写为起点和契机,启动“一带一路”创新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工程,构建多边利益共同体和教育共同体。本站之前报道,“3D打印一带一路”丛书合作出版在京签约,该书是现代出版社在3D打印进校园科普活动基础上策划的,计划用3年左右,按一带一路的“北线”“中线”“南线” 分别对应草原丝路、沙漠丝路、海上丝路进行组稿、开发,推出60本图书。

1494560034970058793.png

在论坛开始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韦正给艮山中学3D考古社成员带来了《考古中华》专题讲座。为什么选择考古?韦正表示,现在的学生渴望了解中华文化,但又偏偏缺少了解的途径,更没有机会与学术专家们近距离接触,想学习苦于没有机会。而通过3D打印这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传统精髓,感受传统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做文化的传承者。面对学术大家深入浅出的讲授,同学们听得兴致盎然,逐渐认识到:考古学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不但是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维护民族稳定、树立大国威信的需要,中华考古中国的发现成果,印证了中华文明是土生土长的文明,对外来文明有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能力。

blob.png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目前,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将出席该论坛。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而《3D打印一带一路》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大胆地出去;同时,择优质资源,大胆引进来,兼容并包、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

伴随“中华考古”一同来到同学们中间的,是创新型的“3D考古社团”,韦正教授指出,参加3D考古社团活动就是奠定学术基础、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北大的自主招生非常看重的参考标准,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准自己的真兴趣,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远大梦想。

艮山中学校长朱林春认为,对于3D打印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只有让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构筑创新校园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的3D考古社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3D打印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能够也理应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作出努力。”

“3D打印创新实验室”的开创是一个有益的开始,通过中外共同或相似的人类文明的3D立体化呈现,必将增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特别是学生群体的相互了解,推动沿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学生群体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3D打印仿真人时代来临?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