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浙江大学投资6000万打造一流冷冻电镜中心

2017-05-14 01:28 浏览:610 来源:科学网   
核心摘要:生物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冷冻电镜正是解析生物结构的利器。冷冻电镜技术的发明,为解析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结构提供了高效率的手段,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热潮,出现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施一公院士就是个成功的典范。

亚洲工业网讯: 5月9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报告厅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镜中心主任周正洪教授及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等顶级冷冻电镜专家共同启动了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的成立庆典仪式,为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送上又一份贺礼。

浙江大学投资6000万打造一流冷冻电镜中心

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成立暨2017冷冻电镜西湖论坛现场

生物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冷冻电镜正是解析生物结构的利器。冷冻电镜技术的发明,为解析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结构提供了高效率的手段,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热潮,出现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施一公院士就是个成功的典范。冷冻电镜技术还显示出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光镜和电镜关联等强大功能和潜力。

记者了解到,2013年11月由段树民院士、张泽院士和洪健教授向学校提出了建设高端冷冻电镜平台的建议书。经过专家认真论证、慎重调研,充分听取校内专家、领导和国内兄弟单位的建议,学校形成共识,浙大应抢占先机,要建就建世界一流的平台,并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国内的寥寥数个冷冻电镜平台都是国家出资的,浙江大学则是由学校自筹资金6000万建立冷冻电镜中心,这在国内首开先例。足见浙江大学对冷冻电镜技术的重视。

据悉,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是目前国际上设备配置最齐全、技术覆盖面最广泛的冷冻电镜中心之一,可解析从蛋白复合体到细胞组织的高分辨三维结构。冷冻电镜目前在单颗粒解析蛋白结构方面已经相对成熟,但在细胞生物学等在体的超微结构研究方面的应用还有待开发,是今后冷冻电镜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齐全的配套装置和技术覆盖面广泛的设备,为浙大开发冷冻电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保障,也将成为浙大冷冻电镜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段树民介绍,浙大冷冻电镜中心主任张兴教授,来自全世界冷冻电镜发展走在最前沿的实验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纳米系统学院电子成像中心。张兴教授在2010年首次使用单颗粒冷冻电镜解析出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原子结构,确定了冷冻电镜作为第三种可以重构生物大分子原子结构的技术。

作为冷冻电镜结构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表示,“浙江大学6000万元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冷冻电镜的发展像是一场猛烈的革命,浙大建立冷冻电镜中心是及时的,就目前冷冻电镜的发展速度来看甚至还有所欠缺,近年来冷冻电镜迅速发展,超出所有人预期,且冷冻电镜对整个生物学的影响不仅仅包括结构生物学,还包括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发育学等大部分领域。就目前发展前景来看,冷冻电镜技术是可与测序技术、质谱技术相提并论的第三大技术!”

浙江大学投资6000万打造一流冷冻电镜中心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致辞

浙江大学投资6000万打造一流冷冻电镜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致辞

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成立仪式结束后,中心举办了2017冷冻电镜西湖论坛,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周正洪教授、耶鲁大学刘骏教授等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实验室水质检测仪器厂商的生存之道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