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有情绪了?中国研究者赋予聊天机器人“喜怒哀乐”

2017-05-13 16:40 浏览:695 来源:新华社   
核心摘要:目前,虽然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拟人化”进程仍然比较滞后。近日,清华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展示了聊天机器人表达情绪的可能,冷冰冰的聊天机器人将有望拥有“喜怒哀乐”的丰富情绪。

1494555976249007882.png

亚洲工业网讯:当看似冷冰冰的聊天机器人拥有了“喜怒哀乐”的情绪,机器人就在“拟人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清华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就展示了聊天机器人表达情绪的可能。 
  此前的聊天机器人系统在对话质量上多关注语法性、多样性以及话题相关性等方面,但较少探索如何表达情绪。本次研究主要作者之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黄民烈告诉新华社记者,新开发的情绪化聊天系统可表达出快乐、伤感、愤怒、厌烦、好感五种情绪。相关论文已提交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上。
  比如,当用户键入“比情人节更庸俗的事就是,对情人节的接待规格提出要求”后,机器人表达快乐情绪时会回答:“情人节快乐!”;而表达生气情绪时则回答:“这是赤裸裸的炫耀啊!” 
  黄民烈介绍,这套系统名为“情绪聊天机器”(简称ECM),它可根据用户输入以及指定情绪模式,分类输出相应回复语句。它使用了深度学习技术,既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检测情绪类别(喜怒哀乐),也用于情绪化文字内容的语言生成。 
  社交媒体的海量发帖成为ECM的学习库。研究团队编写了“情绪归类”算法,用于辨别从微博等社交媒体网站上抓取的几万条发帖的情绪。大量的发帖与互动数据经过情绪归类后,供聊天机器人学习如何回答问题及表达情绪。 
  “ECM目前还停留在文字输入、文字输出阶段,并没有考虑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等方式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所以是很初步的一个探索。目前也还没有和硬件实体相结合。”黄民烈说。 
  他说,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的兴起推动了机器翻译、情感分析、人机对话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发展,但还有很多技术难点有待突破。比如,如何综合语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等各种情境分析用户情绪;如何生成符合情境的语言,不仅仅在内容、逻辑、通顺性等方面,还需要在情绪表达上合适,“这些距离实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黄民烈认为,未来情绪化聊天系统可以应用于服务机器人,比如情感陪护、心理咨询等。 
  美国南加州大学人工智能解决社会问题中心共同主任米林德`坦贝教授针对该研究评论说,从“让人工智能为社会谋福利”的研究角度来看,能跟人类有情绪共鸣的聊天机器人将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如用于将重要健康信息传播给对此非常关心的人。 
  “能完全理解我们情感的机器似乎还相当遥远,但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在快速推进。理解人类情感领域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给我们惊喜。”他说。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AGV技术成果颇受瞩目 物流机器人或迎来春天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