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并购与国产化或成2017年机器人产业主旋律

2017-05-05 13:53 浏览:1217 来源:高工机器人网   

  《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全面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测量等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中高端工业机器人。

  2016年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认监委发文明确,要从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突破零部件等关键短板、开拓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推进服务机器人试点示范、建立认证采信制度等10个方面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同样是2016年年底,工信部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从综合条件、企业规模、质量要求、研发创新能力、人才实力、销售和售后服务、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进行了规定。

  并购与国产化将成主线

  政策“组合拳”频频出击下,2017年,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的步子将迈得更坚实、理性。

  一方面,并购将成市场主旋律。必须承认,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并购提升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潮流。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机器人领域共有48家企业收购行为,8家公司的并购涉及金额超过5亿美元,5家公司超过了10亿美元。其中不乏中国厂商的身影,如:美的并购库卡集团、中国机械制造商蓝英集团收购德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杜尔集团旗下清洁业务Ecoclean85%的股份,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德国塑机巨头KraussMaffeiGroup。可以预见,2017年,这一趋势仍将继续。

  另一方面,核心部件国产化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去年6月份召开的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成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

  由于核心技术自主化较差,我国多数机器人制造厂商只能生产拥有3轴至5轴的低端机器人,而从国外进口的机器人多是6轴的高端产品;未来国内企业可围绕核心零部件、创新型产品、细分市场、售后服务、资本并购等五个维度进行突破。唯有实现自主创新,掌握高端核心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当前,智能机器人等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大热,国际较量全面展开,大战一触即发。中国在专利申请量、市场空间、融资规模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再加上政策扶持、规范与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智”造有望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上一篇:

发愁不知道给妹子送啥?欧莱雅弄了个机器人帮你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