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能源新常态“来临 发展思路该如何转变?

2017-04-27 13:07 浏览:1087 来源:中国能源报   
核心摘要:能源发展“新常态”长啥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行业发展重点,就有不同的能源消费特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能源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新特点。

能源“旧常态”是啥样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2000年到“十二五”中期,是我国能源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速8.8%,较世界平均水平约高6.4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全球的11%,于2010年前后我国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到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已经约为全球的22%,这期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量约为世界增量的56%。

在这一发展阶段,增加产能、保障供应是能源工作的主要任务,能源发展的首要特征是“个头长得快”。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3.9亿吨标准煤,到2012年增长到35.1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2.5倍;2000年装机总量约3.2亿千瓦,到2012年约为11.5亿千瓦,约是2000年的3.6倍。这期间基本上能源生产不存在过剩风险,即使个别年份投产规模较大,在短期内可以被快速增长的需求消化解决。

第二个特征是各能源品种发展以“单打独斗”为主,相互之间统筹较少。2000年到“十二五”中期,经济各行各业均在迅猛发展,对各个能源品种的需求都很大,每个能源品种均需全力发展产能以满足社会需求,“单打独斗”符合当时情况,并且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各能源品种相互之间并未出现需要协调发展的迫切性。例如,由于实际发展速度超出了“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目标,这期间各能源品种、各类电源都在“埋头苦干”,都没有考虑相互之间的统筹协调,但能源系统并未出现较为严重问题。

第三个特征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需求发展较快情况下,优先发展大基地、大型项目、大输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较快提高供应能力。例如,重点建设了晋北陕北等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两淮贵州等大型煤电基地、长江中上游等大型水电基地;我国60万千瓦级机组从2000年的20台发展到2012年的437台,100万千瓦级机组从2005年2台发展到2012年的51台,这些机组的容量占到煤电装机规模增量的约60%。

为什么会“变脸”能源服务于经济发展,能源发展形势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其主要特征就是GDP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1  2>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从实验室到世界舞台:中山川崎液态硅胶送料机以全域营销实现"隐形冠军"蜕变

上一篇:

一诺仪器深入探讨网络运维现状及发展趋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