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再亮“利剑” 新型无人机搭载气体检测仪

2017-04-22 10:07 浏览:969 来源:中国环境报   
核心摘要:据介绍,此次新型无人机搭载的气体检测仪,主要针对PM2.5、PM10、NO2、SO2、CO、O3等主要污染物。

亚洲工业网讯: 近日,为全面推动热点网格精细化管理,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再亮“利剑”——利用新型无人机开展热点网格排查。

2016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划分为若干个面积3Km×3Km的网格,并定期进行监控分析。在此过程中,无人机的广泛使用,极大提升了监管执法能力。

新型无人机不受起降场地限制 白天夜晚均可飞行

此次排查工作,卫星中心启用了国内新型无人机航空遥感平台。

“新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采用高性能锂电池作为动力,具有噪声低、震动小和飞行平稳等优点。”卫星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新型无人机的有效航时达120分钟,有效解决了此前电动无人机普遍存在的航时短的问题。”

同时,新型无人机采用垂直起降的方式,不受起降场地限制,白天夜晚均可飞行。在完成预定规划航线后,无人机还能自动精准垂直降落于起飞地点,大大提升了监管执法的效率。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再亮“利剑” 新型无人机搭载气体检测仪

助力实现对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进行动态监测

“好马配好鞍。要想获取热点网格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关键还要靠机载的气体检测仪。”卫星中心工程师李营介绍。

据介绍,此次新型无人机搭载的气体检测仪,主要针对PM2.5、PM10、NO2、SO2、CO、O3等主要污染物。

检测仪能在不同高度监测污染物浓度,以分析网格内污染物的水平及垂直分布、扩散规律,探寻网格内主要污染物类型。

“通过新型无人机搭载气体检测仪,获取热点网格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我们就实现了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动态监测,形成了无人机大气环境立体监测能力,也为网格污染物管理与控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的精准性。”李营表示。

已形成支撑监测监管能力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卫星中心多次配合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利用无人机对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开展环境执法检查,支撑服务环境监督执法行动。如对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督查行动、专项行动等。

“可以说,卫星中心目前已建立无人机空域使用申请与保障协调、作业方案规划、飞行任务实施、数据获取和处理、报告编制等工作流程,形成了无人机支撑环保监测和监管业务化工作能力。”相关负责人指出。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海润光伏再“升级”:产品质保提至12年 布局海外市场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