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学学日本人,如何让工业机器人更好用

2017-04-20 12:01 浏览:797 来源:雷锋网   
核心摘要:工业机器人是个发展多年,相对成熟,且市场应用规模逐渐增长的市场,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易用性方面。

OFweek机器人网讯:工业机器人是个发展多年,相对成熟,且市场应用规模逐渐增长的市场,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易用性方面。

学学日本人,如何让工业机器人更好用

MUJIN是一家专注于为工业机器人提供通用型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日本企业,创办于2011年。其创始人Issei Takino此前是精密工具制造商Iscar公司的一名销售经理,多年奔波于日本、韩国、中国的工厂中,使他既觉察到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也看到了隐藏其中的问题。

2014年,MUJIN获得了UTEC(University of Tokyo Edge Capita)领投,JAFCO跟投的600万美元B轮融资,其中JAFCO出于未知原因,并未对外公布该项投资行为。

Issei Takino 在2011年看到的趋势,得到了证券行业分析师和政策的佐证。据财富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达到24.8万台,并预测这个数字将在2018年上升至40万台。中国政府也在去年回应了这一趋势:《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

与市场趋势利好相悖的是,企业主采买工业机器人依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就目前现状而言,业界认为工业机器人在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易用性较差

让工业机器人“干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编程输入型,一种是示教输入型。由于机器人结构复杂,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一线工人经过严格和复杂的培训,操作非常繁琐,这为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

无法应对环境变化

机器人与人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环境的感知,即便近几年人工智能在不断发展,但机器人对于环境的感知程度依然很弱。一旦环境突变,非常有可能造成机器人大面积瘫痪,甚至引发工厂安全事故。

安全性存疑

工业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有时会与人类实际接触,尤其是协作机器人,若设计时出现安全漏洞,被黑客劫持或,或者在运动规划时发生计算错误,非常容易发生机器伤人的意外。

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其实都在于控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Issei Takino 找来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Rosen Diankov 担任 MUJIN CTO。Rosen Diankov 在运动规划领域钻研颇深,其博士论文即围绕此问题展开。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基本都离不开开源项目 OpenRAVE,而 Rosen Diankov 便是这个开源项目的建立者和维护者。

学学日本人,如何让工业机器人更好用

从 OpenRAVE 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其目标定位于使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这与MUJIN其实有着共同的方向,相信这也是Issei Takino能将他拉入伙的原因。而在MUJIN的官网,新智造也发现,官方并不避讳这一点,并且大方的承认OpenRAVE对于MUJIN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多功能离子色谱仪开发与产业化”高端项目通过验收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