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Arconic副总裁John E. Barnes谈未来五年3D打印发展方向

2017-04-19 09:39 浏览:1003 来源:3D虎   
核心摘要: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未来五年3D打印行业发展的话题从未断过。今天,Arconic Titanium&Engineered Products,Advanced Manufacturing的副总裁John E. Barnes分享了其对3D打印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看法。

亚洲工业网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未来五年3D打印行业发展的话题从未断过。今天,Arconic Titanium&Engineered Products,Advanced Manufacturing的副总裁John E. Barnes分享了其对3D打印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看法。

1492486334717052394.png

据了解,Arconic(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代码:ARNC)市值近120亿美元,主要生产先进材料,包括3D打印材料,并与行业转型技术配合使用。

John E. Barnes谈未来发展方向

引用Albert Einstein的一句话来说:“当你正在追求一个漂亮的女孩时,一小时似乎是一秒钟。当你坐在炽热的煤渣上时,一秒钟就像一小时。这是相对论。”

未来五年的3D打印将会像Einstein说的那句话一样,比较模糊。据分析师预测,2016-2020年期间,全球航空3D打印市场将以55%的年复合增长率(TechNavio)增长。此前曾有人说过,3D打印中唯一赚钱的人是会议组织者,会议趋势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由AM加热的另一个领域。例如,今年AMUG的出席人数比两年前翻了一番,并在活动前的一周内关闭了注册。2017年,RAPID预计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AM展会,而Formnext将时间扩大至第四天,展会面积翻一番。

AM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是由两个因素驱动的。行业渴望3D打印转向更实惠、更轻便和多功能的3D打印机。同时其他人正在努力使打印过程更加可靠和可重复。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迹象,表明该技术正在多个领域产生影响。

AM将何去何从?

在Arconic,我们专注于金属3D打印的工业化,用于大规模生产航空零件。首先,这意味着调整设备和过程参数以产生相同的部件,同样的方式,可以重复数千次。当然,我们会将方程与深层材料知识和几十年的航空航天经验相结合。我们也看到技术扩展的数字组件。这将包括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工程,以更少的时间创建强大的构建文件,IP的网络安全保护、防伪和增强的质量控制措施。我们预计AM设备将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生产效率更高,并且将集成在工厂中作为生产系统。

3D打印整体将变得更加集成。设计团队将提升他们的知识,从而推动向轻量级和多功能设计的包围。例如,今年高中毕业的学生在上课期间可能已经设计出了3D打印部分。随着人们的融合、交流和合作,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产业整合3D打印技术。除了原型设计和直接3D打印,混合AM工艺(如Arconic专有的Ampliforge工艺)将通过将3D打印工艺与传统工艺(如锻造)结合起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好和更可预测的结果。

挑战

3D打印是革命性的,但它面临着与任何新制造技术相同的挑战。它所做的一切必须比现在的方法更好、更实惠。然而,3D打印比任何制造技术更复杂。

材料界必须向粉末床的精确位置提供45微米的粒子,等待能量束击中。粉末必须是化学质量最高的,而且在尺寸、流动性和铺展性方面也是最高的。熔化后,晶粒结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AM设备必须能够同时成为高性能计算机、高速摄像机、智能采集设备、铸造厂、洁净室和电子产品。

3D打印技术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

当您将逐层制造方法与其实现的设计灵活性相结合时,3D打印有能力改变我们在每个行业中实际生产每种产品的方式。 3D打印中的“墨水”实际上是无限的,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会看到现有的材料变得标准化,并且专门针对AM设计出了新的材料。

3D打印的世界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无限的区域可以工作。就像著名的创新团体Skunk Works的前负责人说的那样:“只要你保持简单,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个人认为创新将通过重点解决问题,根据客户要求定期、稳定地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合作。

与您的供应商合作,并与您的客户合作。在Arconic,我们认为这对于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当部件必须支撑飞行3万英尺时,我们与客户和供应商合作,确保我们了解流程的每一步,并确保我们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们也积极与开放的财团和协作空间合作。

如果我们想加快采用,我们必须引入不同的思想去创造性思考。

AM正在起飞,而Arconic则致力于帮助其腾飞。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我国太阳能产业领跑全球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