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太空制造”才是人类的未来?

2017-04-12 10:04 浏览:486 来源:晓榆趣事   
核心摘要:如果我们在地球上尝试,它在1秒钟内看起来非常完美,但随即就会成为桌子上的融化物。它看起来就像个果冻,在立即被切开分享后,到你的盘子里它已经变得一团糟。

亚洲工业网讯 心脏移植病人可能需要漫长的等待,才能找到合适的移植器官。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他们余生都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便于身体不会排斥外来器官。利用病人自己的干细胞打印心脏,不但可以加快移植速度,而且还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此外,这种打印心脏还可以完美适应病人原来心脏的尺寸。

然而谈及在地球上打印心脏,地球引力成为最大的阻碍。要想可打印的生物墨水成长,干细胞的培养基和营养物就需要拥有水的特性,以确保细胞在移动过程中编织成健康的心脏组织。因为这种水的特性,要想在地球上培育心脏,你需要支撑结构。Techshot首席科学家尤金·博兰(Eugene Boland)表示:“如果研究过心脏,你会发现它实际上就是包裹在肌肉中的开放空隙。”不幸的是,科学家们还没有想出培育干细胞的支架,这个支架要在不损伤新生器官的情况下被摘除或融化。

通过在太空中打印器官,Techshot认为可以培育出不需要使用支架的完整心脏。博兰说:“如果我们在地球上尝试,它在1秒钟内看起来非常完美,但随即就会成为桌子上的融化物。它看起来就像个果冻,在立即被切开分享后,到你的盘子里它已经变得一团糟。”

blob.png

blob.png

但是微重力环境可以帮助心脏维持形状,甚至不需要任何支架。这是因为,微重力使得3D打印形状更加直接。在地球上,复杂的3D物体(比如心脏模型)需要以2D层的方式打印,在相当耗时的过程中,一层层打印覆盖。nScrypt首席执行官肯尼斯·彻奇(Kenneth Church)表示,在微重力环境中打印可以让物体以真正的3D形态打印出来,速度提高100倍。

在去年7月份的抛物线飞行中,nScrypt和Techshot打印的首个心脏结构,在打印后1分钟内就失去了半数重量,当时飞机上刚刚恢复重力。国际空间站上的失重环境应该可以让干细胞维持住形状,直到其成长为功能齐全的心脏组织。博兰估计,太空中打印出来的器官可以在培育45天后重新送回地球。

彻奇将这个项目视为超越3D炒作之外的完美方式。他说:“人们已经厌倦了炒作,他们承诺向你提供心脏,可是心脏在哪儿?我能告诉你的是:它在太空中。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材料革命,国科海纳携全自然领域可降解塑料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橡塑展

上一篇:

光伏拆迁?不要慌阳光能源教你一招拿补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